问题 | 国家公务人员可以经商吗 |
释义 | 国家公务人员不可以经商。公职人员违法经商的,予以警告、记过或者记大过;情节较重的,予以降级或者撤职;情节严重的,予以开除。公职人员非因法定事由、非经法定程序,不受政务处分。 一、公务员记过是哪个部门给的处分? 对行政机关公务员给予处分,由任免机关或者监察机关按照管理权限决定 (1)公务员处分是由法定权限的机关作出的行为,是一种内部行为。 (2)公务员处分的对象是违反公务员义务和纪律的公务员,是公务员因违法违纪而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 (3)公务员处分是一种制裁,是国家对有违反公务员义务和纪律行为的公务员实施的物质或者精神上的惩罚,目的是对公务员进行教育、监督、约束。 (4)公务员处分具有特定的形式,即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和开除六种。 (5)公务员处分必须按照法定程序作出。 二、留置后会被怎么处置? 留置后可能会被这样处置: 1、处理,对违法公职人员按照法定程序作出警告、记过、降级、撤职、开除等处罚决定; 2、建议,对监督对象所在单位廉政建设和履行职责存在的问题提出监督建议; 3、问责,不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职责的,应当直接向负责任的领导人作出问责决定,或者向有权作出问责决定的机关提出问责建议; 4、移送起诉,对涉嫌职务犯罪的公职人员,经调查,监察机关认为犯罪事实清楚,证据充分的,应当制定起诉意见,并将被调查人员、案卷材料和证据移送检察机关依法起诉,检察机关应当依法对被移交人员采取强制措施。 监察机关对被调查人员采取留置措施,方便监察机关调查,法院判决被留置人是否有罪。 三、公职人员政务处分 给予公职人员政务处分,坚持党管干部原则,集体讨论决定,坚持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给予的政务处分与违法行为的性质、情节、危害程度相当,坚持惩戒与教育相结合,宽严相济。政务处分的种类分为: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第六条 公职人员依法履行职责受法律保护,非因法定事由、非经法定程序,不受政务处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第三十六条 违反规定从事或者参与营利性活动,或者违反规定兼任职务、领取报酬的,予以警告、记过或者记大过;情节较重的,予以降级或者撤职;情节严重的,予以开除。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