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公务员是否可以参与经商? |
释义 | 公务员不得从事或参与营利性活动,违反者将受到合法的处分。处分要件包括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定性准确、处理恰当,程序应合法完备。处分程序包括调查、告知、陈述与申辩、作出处分决定和书面通知。 法律分析 不可以。依据公务员法的规定,从事公职的公务员是不能从事或者参与营利性活动,在企业或者其他营利性组织中兼任职务。 公务员处分的合法要件与程序 (一)对公务员处分的合法要件对公务员处分应当合法,具体来说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1、事实清楚; 2、证据确凿; 3、定性准确; 4、处理恰当; 5、程序合法、手续完备。 (二)实施处分的程序给予公务员处分的实施程序为: 1、调查。公务员的任免机关或纪检监察机关应组织人员调查公务员违纪的事实。 2、告知、陈述与申辩。调查工作结束后,应将调查认定的事实及拟给予处分的依据告知公务员本人。公务员有权进行陈述和申辩。不得因为公务员进行陈述和申辩而加重处分。 3、作出处分决定。处分决定机关认为对公务员应当给予处分的,应当在规定的期限内,按照管理权限和规定的程序作出处分决定。 4、书面通知。处分决定应当以书面形式通知公务员本人,并由受处分的公务员签署意见,如果本人拒绝签署,可由单位写明情况。 拓展延伸 公务员经商的利弊及其对社会的影响 公务员经商的行为涉及到一系列利弊,并对社会产生深远影响。从利的角度看,公务员经商能够增加个人收入,提升经济状况,为家庭带来更好的生活条件。此外,公务员经商也能够拓宽个人的社会关系网络,增加资源和机会。然而,公务员经商也存在一些弊端。首先,公务员在担任公职期间应专心履职,参与经商可能导致利益冲突和道德风险。其次,公务员经商可能加剧不公平竞争,使得市场失衡。最重要的是,公务员的参与经商可能损害公众对政府的信任,破坏公正和廉洁形象。因此,对公务员经商应有明确的限制和规范,以保障公务员的廉洁和公正,维护社会的公平和稳定。 结语 公务员从事或参与营利性活动违反了公务员法的规定,因此应该对其进行合法的处分。对公务员处分的合法要件包括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定性准确、处理恰当以及程序合法、手续完备。实施处分的程序包括调查、告知、陈述与申辩、作出处分决定和书面通知。公务员经商的行为既有利也有弊,但其参与经商可能导致利益冲突、不公平竞争以及破坏公正和廉洁形象。因此,对公务员经商应有明确的限制和规范,以维护社会的公平和稳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 第五十九条公务员应当遵纪守法,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散布有损宪法权威、中国共产党和国家声誉的言论,组织或者参加旨在反对宪法、中国共产党领导和国家的集会、游行、示威等活动; (二)组织或者参加非法组织,组织或者参加罢工; (三)挑拨、破坏民族关系,参加民族分裂活动或者组织、利用宗教活动破坏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 (四)不担当,不作为,玩忽职守,贻误工作; (五)拒绝执行上级依法作出的决定和命令; (六)对批评、申诉、控告、检举进行压制或者打击报复; (七)弄虚作假,误导、欺骗领导和公众; (八)贪污贿赂,利用职务之便为自己或者他人谋取私利; (九)违反财经纪律,浪费国家资财; (十)滥用职权,侵害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十一)泄露国家秘密或者工作秘密; (十二)在对外交往中损害国家荣誉和利益; (十三)参与或者支持色情、吸毒、赌博、迷信等活动; (十四)违反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和家庭美德; (十五)违反有关规定参与禁止的网络传播行为或者网络活动; (十六)违反有关规定从事或者参与营利性活动,在企业或者其他营利性组织中兼任职务; (十七)旷工或者因公外出、请假期满无正当理由逾期不归; (十八)违纪违法的其他行为。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