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企业集团的特征有 |
释义 | 1、市场结构的垄断性与兼容性 2、企业产权的连锁性与独立性 3、成员企业的趋-利性与协同性 4、组织管理的开放性与层控性 组建企业集团的意义是什么? 企业集团这一经济组织形式现在已成为国家、地区及经济团体发展经济的主要模式,这与其能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是分不开的。从其特性来考察,“集团模式”与一般企业相比在聚集、激励、配置、管理等方面都显示出独特的效率优势。 聚集效率。这是指由多个企业经过分工协作、秩序重组形成集团后,产生的综合效益大于多个成员企业的经营效益之和。聚集效率是由集团的多种特性决定的。产权的连锁性是集团产生聚集效率的基础。控股、参股等手段的运用可以达到以少量的资本来聚集大量的社会资金进行大规模经济活动的目的,;市场的垄断性有利于保障集团大规模生产和销售的稳定发展,产品市场集中度的增大也便于集团产销的良性循环;产品结构的兼容性有利于产品结构的优化组合,各企业之间形成优势互补的发展格局;成员企业间的协同性是提高聚集效率的关键。 激励效率。集团中成员企业产权的独立性有利于激励效率的提高。产权独立性决定了每一个成员企业都是具有法人资格的经济实体。“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企业经营原则无疑是最能有效激励成员企业合理、高效地提高企业的效益的动力。成员企业的趋-利性决定了追求企业利润最大化的必然与合理。鼓励和允许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是体现集团激励效率特征的又一个方面。 配置效率。集团成员企业间的协同性为集团内资源的重新配置提供了较大的活动空间,成员企业之间大都具有资金、产品或技术等方面的协作关系,所以,在相关联的单位之间实现资源的重新配置是可行的。而集团组织管理的层控性又增大了配置的可行性。 管理效率。管理效率是企业集团综合效率的体现,是一切职能机构和成员企业共同协作的结果,是集团获得整体效益的重要途径。集团管理是以资产管理为手段的间接管理,管理效率的大小是以集团施行管理、决策后,下属企业获得营运效率的大小来表现的。影响集团管理效率的方面主要有:集团总体决策导向的正确性,下属企业实施总体战略过程中的到位程度,以及核心企业对下属企业监控的力度等。 以上是您问题的回答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企业集团登记管理暂行规定》第四条 企业集团由母公司、子公司、参股公司以及其他成员单位组建而成。事业单位法人、社会团体法人也可以成为企业集团成员。 母公司应当是依法登记注册,取得企业法人资格的控股企业。 子公司应当是母公司对其拥有全部股权或者控股权的企业法人;企业集团的其他成员应当是母公司对其参股或者与母子公司形成生产经营、协作联系的其他企业法人、事业单位法人或者社会团体法人。 第五条 企业集团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企业集团的母公司注册资本在5000万元人民币以上,并至少拥有5家子公司; (二)母公司和其子公司的注册资本总和在1亿元人民币以上; (三)集团成员单位均具有法人资格。 国家试点企业集团还应符合国务院确定的试点企业集团条件。 第六条 企业集团章程应当载明下列事项; (一)企业集团名称; (二)母公司的名称、住所; (三)企业集团的宗旨; (四)企业集团成员之间的生产经营联合、协作方式; (五)企业集团管理机构的组织和职权; (六)企业集团管理机构负责人的产生程序、任期和职权; (七)参加、退出企业集团的条件和程序; (八)企业集团的终止; (九)章程修改程序; (十)其他需要载明的事项; (十一)制定日期。 企业集团章程应当由全体成员签署或者认可。 该内容由 冯颖琼律师 和 律说律答 共创回答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