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我国民法基本原则是什么
释义
    根据《民法典》,我国民法的基本原则主要包括平等原则、意思自治原则、公平原则、诚实信用原则、公序良俗原则以及绿色原则。
    (1)平等原则,即当事人在民事活动中的地位平等。
    (2)自愿原则,是指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原则。
    (3)公平原则是指民事主体应依据社会公认的公平观念从事民事活动,以维持当事人之间的利益均衡。
    (4) 诚实信用原则,是指民事主体进行民事活动必须意图诚实、善意、行使权利不侵害他人与社会的利益,履行义务信守承诺和法律规定,最终达到所有获取民事利益的活动,不仅应使当事人之间的利益得到平衡,而且也必须使当事人与社会之间的利益得到平衡的基本原则。
    (5)守法原则,是指民事活动必须遵守法律,法律没有规定的,应当遵守国家政策。
    (6)公序良俗原则,是指一切民事活动应当遵守公共秩序及善良风俗。
    另外民法上的基本原则是指具有普遍法律约束力的一般原则,也包括即使在法律文本中没有写明亦具有法律拘束力的法的一般原则。法律原则可作为对法律条文理解和解释的基准,这些原则居于其他原则和条文的上位,正像宪法居于其他法律的上位一样。但是民法基本原则不同的是,它们可直接适用,特别是那些比较技术性的原则,如无效行为不生效果的原则。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条:
    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条:
    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原则,按照自己的意思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条:
    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公平原则,合理确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七条:
    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诚信原则,秉持诚实,恪守承诺。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八条:
    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不得违反法律,不得违背公序良俗。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九条:
    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3 5:0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