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未成年人犯罪问题 |
释义 | 我国对未成年人犯罪的刑事责任年龄界定为14周岁至18周岁,其中14周岁以下不承担刑事责任,14周岁至16周岁对八种严重犯罪承担刑事责任,16周岁以上对所有罪行承担刑事责任。 法律分析 我国《刑法》第17条规定:“已满16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 据此,在我国,未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不承担刑事责任,已满14周岁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只对八种较为严重的犯罪承担刑事责任,已满16周岁的人对所犯的所有罪行承担刑事责任,因此我国的未成年人犯罪是指已满14周岁而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的一部分。 拓展延伸 未成年人犯罪:预防与教育的重要性 未成年人犯罪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对于预防和教育的重要性不能忽视。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关键在于提供良好的家庭环境和教育资源。家庭应该注重培养孩子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建立良好的家庭纪律和沟通机制。学校和社会机构应该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教育,包括法律意识、道德教育和职业规划等方面的培养,以培养他们正确的行为准则和社会责任感。同时,政府应该加大力度打击未成年人犯罪,建立完善的法律制度和社会支持体系,为未成年人提供更多的机会和资源,帮助他们实现自身的发展和成长。通过综合的预防措施和教育手段,我们可以有效地减少未成年人犯罪的发生,为社会的和谐稳定做出贡献。 结语 在我国,对于未成年人犯罪的刑事责任有明确的规定。根据《刑法》第17条,未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不承担刑事责任,已满14周岁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只对八种较为严重的犯罪承担刑事责任,已满16周岁的人对所犯的所有罪行承担刑事责任。因此,未成年人犯罪在我国指的是已满14周岁而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的一部分。为了预防和教育未成年人犯罪,我们应注重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综合作用,为未成年人提供更好的成长环境和教育资源,以减少未成年人犯罪的发生,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法律依据 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敲诈勒索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二条 敲诈勒索公私财物,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数额较大”的标准可以按照本解释第一条规定标准的百分之五十确定: (一)曾因敲诈勒索受过刑事处罚的; (二)一年内曾因敲诈勒索受过行政处罚的; (三)对未成年人、残疾人、老年人或者丧失劳动能力人敲诈勒索的; (四)以将要实施放火、爆炸等危害公共安全犯罪或者故意杀人、绑架等严重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犯罪相威胁敲诈勒索的; (五)以黑恶势力名义敲诈勒索的; (六)利用或者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军人、新闻工作者等特殊身份敲诈勒索的; (七)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 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敲诈勒索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四条 敲诈勒索公私财物,具有本解释第二条第三项至第七项规定的情形之一,数额达到本解释第一条规定的“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百分之八十的,可以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七十四条规定的“其他严重情节”、“其他特别严重情节”。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修改《关于办理妨害信用卡管理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决定: 第五条 使用伪造的信用卡、以虚假的身份证明骗领的信用卡、作废的信用卡或者冒用他人信用卡,进行信用卡诈骗活动,数额在五千元以上不满五万元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在五万元以上不满五十万元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规定的“数额巨大”;数额在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规定的“数额特别巨大”。 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第一款第三项所称“冒用他人信用卡”,包括以下情形: (一)拾得他人信用卡并使用的; (二)骗取他人信用卡并使用的; (三)窃取、收买、骗取或者以其他非法方式获取他人信用卡信息资料,并通过互联网、通讯终端等使用的; (四)其他冒用他人信用卡的情形。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