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未成年人的民事行为能力问题
释义
    未成年人的民事行为能力与劳动收入有关,16岁以上以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者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否则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民事权利能力不可转让,但民事权利可以依法转让或放弃。被认定为无民事行为能力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人,可根据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申请恢复相应能力。根据《民法典》规定,无法辨认行为的成年人可被认定为无民事行为能力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
    法律分析
    一、16岁是否具有民事行为能力
    16岁不一定具有民事行为能力,十六周岁的公民,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十六周岁的公民,不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民法典》第十七条十八周岁以上的自然人为成年人。不满十八周岁的自然人为未成年人。
    第十八条成年人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十六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二、民事权利能力能否转让
    民事权利能力不能转让。民事权利能力与民事主体人身的存在是不可分离的,民事主体不能转让或放弃,他人也无权限制或剥夺这种民事权利能力。而民事权利则不同,除法律另有规定外,民事主体既可以依法转让或放弃某项民事权利,也可以依法被限制行使或被剥夺其原享有的某项民事权利。
    《民法典》第十四条规定,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一律平等。
    三、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如何恢复民事行为能力
    民法典规定被人民法院认定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经本人、利害关系人或者有关组织申请,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其智力、精神健康恢复的状况,认定该成年人恢复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民法典》
    第二十四条不能辨认或者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其利害关系人或者有关组织,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认定该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结语
    根据《民法典》的规定,16岁的公民是否具有民事行为能力取决于其是否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成年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可以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民事权利能力不能转让,而民事权利可以根据法律规定进行转让或放弃。对于被认定为无民事行为能力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可以根据其智力、精神健康恢复的状况,申请恢复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或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2020修订):第三章 学校保护 第三十七条 学校、幼儿园应当根据需要,制定应对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等突发事件和意外伤害的预案,配备相应设施并定期进行必要的演练。
    未成年人在校内、园内或者本校、本园组织的校外、园外活动中发生人身伤害事故的,学校、幼儿园应当立即救护,妥善处理,及时通知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并向有关部门报告。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九章 饲养动物损害责任 第一千二百四十九条 遗弃、逃逸的动物在遗弃、逃逸期间造成他人损害的,由动物原饲养人或者管理人承担侵权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九章 饲养动物损害责任 第一千二百四十六条 违反管理规定,未对动物采取安全措施造成他人损害的,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但是,能够证明损害是因被侵权人故意造成的,可以减轻责任。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8 23:3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