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电瓶车出车祸后的应对措施 |
释义 | 电瓶车出车祸处理及电动车撞机动车责任划分。在无人伤情况下,当事人可自行协商处理损害赔偿;有人伤时,应立即抢救并报告交警。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条,交警根据具体情况出具事故责任认定书划分责任范围。一般情况下,机动车负主要责任,但电动车若有主要过错,应承担主要责任。保护现场对判断事故原因及责任认定至关重要。除非抢救和财产需要,不得擅自移动现场相关物品,必须移动时应标明位置。 法律分析 一、电瓶车出车祸如何处理 1、在未造成人身伤亡的情形下,当事人对事实及成因无争议的,能即行撤离现场,恢复交通,自行协商处理损害赔偿事宜。造成人身伤亡的,车辆驾驶人应当立即抢救受伤人员,并迅速报告执勤的交通警察或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 2、法律依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条 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车辆驾驶人应当立即停车,保护现场;造成人身伤亡的,车辆驾驶人应当立即抢救受伤人员,并迅速报告执勤的交通警察或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因抢救受伤人员变动现场的,应当标明位置。乘车人、过往车辆驾驶人、过往行人应当予以协助。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未造成人身伤亡,当事人对事实及成因无争议的,可以即行撤离现场,恢复交通,自行协商处理损害赔偿事宜;不即行撤离现场的,应当迅速报告执勤的交通警察或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仅造成轻微财产损失,并且基本事实清楚的,当事人应当先撤离现场再进行协商处理。 二、电动车撞了机动车谁的责任 电动车撞了机动车,应当由交警部门依据事故的具体情况出具事故责任认定书划分责任范围。因为电动车属于非机动车,当非机动车与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时,一般都是有机动车负主要责任,当然电动车具有主要过错的,应当由电动车付主要责任。 交通事故责任一般是由交警队出具的事故责任认定书来认定双方的事故责任的。 当发生事故后应当保护现场,对判断事故发生的原因及事故责任的认定均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在交警到来之前应当保护好现场,除非因抢救伤者和财产需要,不得擅自移动现场肇事车辆、伤者、 物品等,必须移动时应当标明位置。 结语 电瓶车出车祸时,当事人应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条的规定,保护现场并立即报告交通警察或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在无人身伤亡的情况下,当事人可自行协商处理损害赔偿事宜,恢复交通。如有人身伤亡,车辆驾驶人应立即抢救伤者并报告相关部门。具体责任划分需由交警部门根据事故情况出具事故责任认定书。电动车一般被认定为非机动车,若具有主要过错则需承担相应责任。在事故发生后,保护现场、等待交警到来并遵循相关规定移动现场时应标明位置。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四章 道路通行规定 第四节 行人和乘车人通行规定 第七十四条 行人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在道路上使用滑板、旱冰鞋等滑行工具; (二)在车行道内坐卧、停留、嬉闹; (三)追车、抛物击车等妨碍道路交通安全的行为。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