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劳动仲裁申请历时半年仍未得到解决,求解决方案 |
释义 |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不予受理或逾期未作出决定时,申请人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劳动仲裁申请需提供相应材料,包括仲裁申请书、身份证复印件、证据复印件和清单等。仲裁程序包括立案、举证、答辩、开庭审理、调解和裁决等阶段,结案期限为60天。申请人可以远程指导服务并自行撰写法律文书,期间可继续就业。 法律分析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九条规定: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收到仲裁申请之日起五日内,认为符合受理条件的,应当受理,并通知申请人;认为不符合受理条件的,应当书面通知申请人不予受理,并说明理由。对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不予受理或者逾期未作出决定的,申请人可以就该劳动争议事项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由此可见,申请劳动仲裁,仲裁委员会不予受理或者逾期未作出决定的,申请人可以就该劳动争议事项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劳动仲裁申请要求: 1、去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原劳动局)内的劳动争议仲裁委,申请劳动仲裁,立案时需携带:仲裁申请书2份、申请人身份证复印件1份;相关证据复印件和证据清单2份;用人单位的工商登记信息(北京地区不需要提供登记信息)! 2、提交材料后,5个工作日仲裁委给予立案,然后给双方举证期,给对方答辩期;然后开庭审理,之后对双方进行调解,调解不成仲裁委下达裁决书;劳动仲裁60天内结案;对于裁决书不服,劳动者可以起诉到法院; 3、可以不请当地律师代理,请专业人士提供远程指导服务并写劳动仲裁申请书、证据清单等法律文书。并且申请劳动仲裁期间,不耽误劳动者去新单位工作! 拓展延伸 劳动纠纷解决方法及案例分析 劳动纠纷解决方法及案例分析是一个涉及劳动法领域的重要主题。在面对劳动纠纷时,有多种解决方法可供选择。首先,双方可以通过协商达成和解,以达到互利共赢的目标。其次,劳动仲裁是一种常见的解决方法,通过第三方仲裁机构进行公正、公平的裁决。此外,法院诉讼也是一种解决劳动纠纷的方式,当其他解决方法无法达成一致时,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通过案例分析,可以深入了解各种解决方法的适用情况和效果,为解决劳动纠纷提供有力的参考和指导。劳动纠纷解决方法及案例分析的研究对于维护劳动关系的稳定和促进社会和谐具有重要意义。 结语 申请劳动仲裁,仲裁委员会不予受理或逾期未作决定时,申请人可向法院提起诉讼。劳动仲裁申请需携带相关材料至劳动争议仲裁委,立案后给予双方举证和答辩期,开庭审理后进行调解,调解不成仲裁委下达裁决书。不服裁决书可起诉至法院。劳动纠纷解决方法包括协商、劳动仲裁和法院诉讼,通过案例分析可为解决劳动纠纷提供参考和指导,促进劳动关系稳定和社会和谐。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四章 附则 第五十四条 【本法生效时间】本法自2008年5月1日起施行。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