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对商品虚假宣传 |
释义 |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对商品虚假宣传有严格的规定。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虚假宣传是指广告或其他形式的宣传活动中,对商品或服务的质量、性能、价格、用途、有效期等方面的描述不真实、不全面或不符合实际情况。以下是对商品虚假宣传的一些具体规定: 1. 禁止发布虚假广告: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和广告发布者都有义务确保广告的真实性。如果广告内容与实际情况不符,广告主应承担法律责任。 2. 商品质量:消费者有权要求销售者提供商品质量的证明文件。如果销售者不能提供,或者商品存在质量问题,消费者可以要求退货、换货或维修。 3. 价格欺诈:销售者不得使用虚假、诱导性价格手段诱使消费者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如果消费者发现价格欺诈行为,有权要求退货、换货或赔偿损失。 4. 售后服务:销售者应当履行售后服务承诺,为消费者提供退换货、修理、赔偿等服务。如果销售者不履行售后服务承诺,消费者有权向消费者协会投诉或依法提起诉讼。 5. 安全保障: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时,有权了解商品或服务的安全信息。销售者有义务向消费者提供商品或服务的安全性信息,确保消费者的人身安全。 6. 消费者维权途径:消费者权益受到侵害时,可以向消费者协会、市场监管部门、消费者权益保护部门等部门投诉,寻求法律援助和帮助。 7. 惩罚性赔偿:对于故意进行虚假宣传的行为,消费者有权要求惩罚性赔偿。惩罚性赔偿是指在消费者因虚假宣传而受到损失时,销售者应支付高于实际损失的赔偿。 总之,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对商品虚假宣传的规定旨在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促进市场公平竞争。消费者在购物时应提高警惕,注意商品信息,如有疑虑,及时向有关部门投诉。 该内容由 陈德文律师 和 微办案 共创回答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