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接待费标准有哪些? |
释义 | 接待用餐时严格控制陪客人数实行对口接待。原则上陪客人数不得超过对方人数的半数。业务招待费的审批程序业务招待费的支出实行“预先申请,据实报销”的管理方式。审批权限一律由办公室负责填写《业务招待申请审批单》其他部门和个人一律不得安排。 一、接待单位“五个不得” (1)不得超标准接待; (2)不得组织旅游和与公务活动无关的参观; (3)不得组织到营业性娱乐、健身场所活动; (4)不得安排专场文艺演出; (5)不得以任何名义赠送礼金、有价证券、纪念品和土特产品等。 二、接待费中央现状 1.中央单位公务接待一年花费超过14亿,而尚未完全公开的地方公务接待费用则无从计算,这成为“三公消费”泛滥的一面镜子。如今,治理公务接待腐败这一顽疾到了势在必行的时候,专家也为此开出了各种“药方”。 2.截至2011年8月9日,已有94个部门公开了“三公”经费,这表明中央单位的“三公”经费公开进入尾声。在已公开的“三公”经费中,除了被业界质疑的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占“三公”经费六成以上之外,用于公务接待的费用竟然达到了143799.2万元,而财政部公布的中央本级“三公”经费财政拨款预算中,公务接待费则高达15.19亿元,其中,国税总局(含全国)2011年公务接待费预算额最高,为6.67亿元,平均每个工作日花182万元。 3.不过,一个个令公众咂舌的公务接待费用数据背后却是一笔糊涂账。这些庞大费用具体用于何处,其中吃喝、住宿、礼品等各种费用各是多少,但从官员到专家没有一人能说出其中的大概数字,相关部门也只是笼统的对数据进行了解释:国税总局说“职工众多,分摊之后其实数字不大”;中科院认为高达九千多万的接待费接待外宾多。 4.事实上,公务接待费高昂受到质疑已非一两天。早在2008年11月29日央视播出的“新闻1+1”节目中,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研究室特约研究员的北大法学院教授王锡锌就曾透露,中国用于公款吃喝、公费出国、公车的开支,一年高达9000亿元,占行政开支三成。但财政部当时称这一数字严重失实。 三、接待费“四个禁止” (1)禁止异地部门间没有特别需要的一般性学习交流、考察调研; (2)禁止重复性考察; (3)禁止以各种名义和方式变相旅游; (4)禁止违反规定到风景名胜区举办会议和活动。 法律依据: 《企业经营范围登记管理规定》 第五条 申请许可经营项目,申请人应当依照法律、行政法规、国务院决定向审批机关提出申请,经批准后,凭批准文件、证件向企业登记机关申请登记。审批机关对许可经营项目有经营期限限制的,登记机关应当将该经营期限予以登记,企业应当在审批机关批准的经营期限内从事经营。申请一般经营项目,申请人应当参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及有关规定自主选择一种或者多种经营的类别,依法直接向企业登记机关申请登记。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