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机动车在道路上发生故障,需要停车排除的,应当如何处理? |
释义 | 发生交通事故怎么处理:1、发生交通事故的车辆必须立即停车,当事人必须保护现场、抢救伤者和财产(必须移动时应当标明位置)并立即打122电话报警,听候处理。2、公安交警部门接报后派员赶赴现场,抢救伤者和财产,勘查取证,恢复交通。3、经现场勘查,不属道路交通事故的,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制作非道路交通事故的结论书送达当事人,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属道路交通事故的,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立案调查。4、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根据需要,对交通事故车辆、物品、尸体、当事人的生理和精神状态及有关道路状态进行检验或者鉴定。5、公安交通管理部门通知死者家属在事故发生之日起10日内办理丧葬事宜,并通知当事人及其所在单位或机动车所有人预付伤者的抢救医疗费及事故责任保证金,如不预付则暂扣车辆直至事故处理结案。6、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查明事故原因后,依法对事故作出责任认定。当事人对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责任认定书后15日内,向支队法制科申请重新认定;支队法制科受理后30日内作出重新认定。交通事故责任重新认定决定为最终认定。7、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在查明交通事故原因、认定交通事故责任、确定交通事故造成的损失情况后,召集当事人和有关人员对损害赔偿进行调解。对交通事故致伤的,调解从治疗终结或定残之日起;对交通事故致死的,调解从规定的办理丧葬事宜结束之日起;对交通事故仅造成财产损失的,调解从确定损失之日起,在30日内调解二次,必要时可延长15日。8、经调解达成协议的,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制作道路交通事故调解书;经调解达不成协议的,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制作道路交通事故调解终结书。9、公安交通管理部门调解终结或当事一方不履行调解书协议的,当事人应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公安交警部门不再调解。 机动车在高速公路上发生故障应如何处理? 当机动车在高速公路上发生故障,无法继续正常行驶,需要停车排除故障时,根据《道路交通法》第六十八条及第五十二条的规定,机动车驾驶人应立即做好下列事项:一是开启危险报警闪光灯,将机动车移至不妨碍交通的地方停放;难以移动的,应当持续开启危险报警闪光灯。二是,在来车方向设置警告标志。警告标志设置应设在故障车来车方向一百五十米以外。车上人员还应迅速转移到右侧路肩上或者应急车道内。高速公路上,车辆行驶速度快,制动停车需要一定的距离。特别是在能见度较低的天气条件下,驾驶人对前方车辆的状况和处置能力受到一定影响。故障车辆如果能在来车方向一百五十米以外设置警告标志,就给后面高速行驶的车辆留有一个相对安全的处置距离和判断时间。三是,车上所有人员,包括驾驶人和乘客应当迅速下车并转移到高速公路两侧的路肩上或者应急车道内。这里的路肩就是高速公路右侧的道路以外的部分。应急车道是在高速公路上设置的专供车辆为了应付紧急情况而需要紧急停车划有标志的地带。法律这样规定是为了车上人员的安全和高速公路的交通安全,避免因车上人员停滞在高速公路中间地带产生危险并妨碍其他车辆的正常行驶。四是,迅速报警。高速公路上的交通状况,关系到交通安全和人员的安全,需要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及时排除路面障碍,疏导交通安全,避免故障车或事故车可能引发更为严重的连环恶性事故。需要强调的是,法律对机动车在高速公路上发生故障与普通道路上发生故障的处理要求不同。一是,设置警报标志的距离不同。机动车在普通道路上发生故障时,应在来车方向设置警告标志以扩大示警距离;机动车在高速公路上发生故障时,设置的警告标志应当在故障车来车方向一百五十米以外。二是报警要求不同。机动车在普通道路上发生故障时,于必要时迅速报警;机动车在高速公路上发生故障时,必须迅速报警。实践中,机动车在高速公路上发生故障,驾驶员没有打开危险报警闪光灯;警告标志没有设置或者设置距离远远不够;驾驶员、乘客因排除故障或围观等滞留路面,都出现过由于后车高速逼近,闪避不及而产生的连环恶性事故。为了吸取血的教训,机动车在高速公路上发生故障后,应严格按照法律的上述规定执行。 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后,车辆驾驶人应当如何处置? 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条规定,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后,车辆驾驶人应当采取以下紧急处置措施:一是,立即停车。当发生交通事故时,机动车驾驶人应当首先采取制动措施停车,以避免交通事故损害的进一步扩大。这也有利于现场证据的固定和交通事故的处理。二是,保护现场。当发生交通事故时,要注意保护好现场,以便查明造成交通事故的原因和分清双方的责任。现场的范围通常是指机动车采取制动措施时的地域至停车的地域,以及受害人行进、终止的位置。保护现场最重要的方式就是不移动发生交通事故的车辆以及相关物品。除了抢救伤员不得已移动肇事车辆外,应尽量保持交通事故现场与交通事故有关物品的原貌。对于发生交通事故,未造成人员伤亡,当事人对事实及成因无争议的,或者仅造成轻微财产损失的,应当按照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条第二款、第三款的规定,即行撤离现场。三是,立即抢救伤员。机动车驾驶人如果发现受害人受伤,应当采取应急措施,如立即止血,防止流血过多。同时,要及时拦截过往车辆,将受伤人员送往医院。在紧急情况下,交通事故车辆也可以直接将伤员送往医院,但注意保护好现场和有关证据。四是,及时报案。交通事故发生后,机动车驾驶人应当及时报案,如自己通过电话报案或者亲自前往有关部门报案,或者请其他人报案。报案时要注意讲清交通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车辆型号、号牌、伤亡程度和损失情况等,以便于主管部门及时处理。 上道路行驶的机动车未按规定携带有关牌证的,应如何处理?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十一条明确规定,驾驶机动车上道路行驶,应当悬挂机动车号牌,放置检验合格标志、保险标志,并随车携带机动车行驶证。第十九条规定,驾驶机动车时,驾驶人应当随身携带机动车驾驶证。为了保证这些管理措施的有效执行,消除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第九十五条对机动车驾驶人违反这些规定的行为作了规定:1.上道路行驶的机动车未悬挂机动车号牌,未放置检验合格标志、保险标志的行为;2.上道路行驶的机动车未随车携带行驶证、驾驶证的行为。并对上述行为规定了两种处罚、处置手段:1.扣留机动车,并通知当事人提供相应的牌证、标志或者补办相应的手续;2.可以依照第九十条的规定,给予警告或者二十元以上二百元以下罚款。由于上道路行驶的机动车未悬挂机动车号牌,未放置检验合格标志、保险标志,或者未随车携带行驶证、驾驶证的行为,使得道路交通安全管理部门无法准确掌握车辆和机动车驾驶人的真实情况,为杜绝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道路交通安全法赋予了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扣留机动车的权利,其目的就是要保障道路交通的安全。但同时,为防止执法人员滥用这一权利,第九十五条规定,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在扣留机动车时,必须要通知当事人提供相应的牌证、标志或者补办相应的手续。在当事人提供相应的牌证、标志或者补办相应手续后,车辆和驾驶人的真实情况已十分清楚,扣留机动车的原由已消失,在这种情况下,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及时退还机动车。 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怎么办 当事人自行处理现场的程序有: 第一步:立即停车,避免危险:事故发生后,应立即停车,马上开启危险报警闪光灯,如果是晚上还要开启示廓灯和后位灯。 第二步:查看现场,拍照取证:查看事故现场,是否有车辆受损,人员伤亡。 第三步:事故报警,保险报案:如果事故较为严重,自己无法处理的,如:有人员的伤亡,事故起因复杂,责任确定双方有争议的,或者其他情形认为有必要交警处理的,应尽快拨打122交通报警电话,同时向保险公司进行报案。 第四步:撤离现场,确保安全:发生交通事故后,为了确保道路交通的安全,确保车辆的正常通行,事故车辆可以安全移动的情况下,当事人可以在报警后,并且对现场拍照或者标划停车位置保留相关证据后,将车辆移动到不妨碍交通的地点等候处理。 第五步:事故发生,解决纠纷:事故中,机动车一方与机动车、非机动车或者行人之间只有财产损失,双方当事人对事故的基本事实和成因没有争议的,或者其他双方当事人达成一致的情形的,双方当事人可以就事故产生的财产损失进行协商,并达成协议的,可以填写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协议书。 为什么在高速公路上发生故障的机动车只能由救援车、清障车拖曳、牵引? 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六十八条的规定,机动车在高速公路上发生故障或者交通事故,无法正常行驶的,应当由救援车、清障车拖曳、牵引。救援车和清障车是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处置车辆所装备的用于拖曳、牵引车辆的专用车辆。一般在接到故障车的报警后,公安交通管理部门会迅速派出救援车或清障车到达现场进行处置。在高速公路上由其他非专用拖曳、牵引车辆来拖曳和牵引故障车辆是非常危险的。所以,为保障高速公路安全,故障机动车不能任意由其他车辆拖曳和牵引,应由救援车、清障车完成拖曳和牵引工作。 该内容由 方杰律师 和 律说律答 共创回答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