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劳动力人口数和赡养人口数之间的关系是哪些 |
释义 | 劳动力人口是劳动适龄人口的基本组成部分,劳动适龄的上下限,各国根据自己国情有不同的规定,它既取决于低龄或高龄人口的生物素质状况,又受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相应社会道德标准的制约。 劳动力人口与劳动适龄人口在量上是不等的,原因是:劳动适龄人口中有一部分人丧失劳动能力;此外,在校学生、待升学者、家务劳动者,还有极少量的赋闲者,通常不算入劳动力人口;而且在超过劳动年龄上限的人口中,还有一部分继续从事社会劳动,通常也算入就业人口,因此实际上也是劳动力人口。 2016年3月8日15时,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新闻中心在梅地亚中心多功能厅举行记者会,邀请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任李斌,副主任马晓伟、王培安就“实施全面二孩政策”的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的提问。李斌在答记者问时表示,全面二孩政策实施以后,预计未来这几年,人口会有所增长,特别是新生儿会有所增长。到2050年,劳动年龄人口大体会增加3000万左右。根据测算,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例会有所降低,这样使人口的结构更趋于均衡。[1] 在15日闭幕的中国计生协第八届全国理事第二次全体会议上,中国计划生育协会常务副会长王培安指出,“十三五”时期,我国劳动力总量丰富,社会抚养负担较轻,育龄妇女特别是生育旺盛期妇女数量减少,实施全面两孩政策正当其时。我国15岁至64岁劳动年龄人口数量2015年为10.03亿人,预计2030年将降至9.58亿人。[2] 2016年12月10日,中央财经大学中国人力资本与劳动经济研究中心发布了《中国人力资本报告2016》。根据该报告,中国全国劳动力人口的平均年龄已上升至36岁。 广东人力资本总量全国排名第一 报告撰写者介绍,根据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最新定义,人力资本指的是个人拥有的能够创造个人、社会和经济福祉的知识、技能、能力和素质。“根据人力资本理论,人力资本是除了自然资源和物质资本外,社会财富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位撰写者说,它是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的根源,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推动因素。 报告分析了2014年相关数据,中国人力资本总量按当年价值计算为1503.600万亿元,其中,城镇为1223万亿元,占全国的81.3%,农村为280.6万亿元,占全国的18.7%。报告认为,我国人力资本的区域差别大。2014年西部地区人均人力资本为19.45万元,人均劳动力人力资本为11.03万元,仅占东部地区的50.38%和53.21%。在31个省份中,实际人力资本总量前三位的为广东、山东及江苏。 报告披露,1985年到2014年间,全国劳动力人口的平均年龄从32岁上升到了36岁,其中农村劳动力人口的平均年龄从32岁上升到了37岁,城市劳动力人口的平均年龄从32岁上升到了35岁。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老龄化。 而全国劳动力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从1985年的6.38年上升到了2014年的10.05年,其中农村从5.67年上升到了8.16年,城市从8.53年上升到了11.17年。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