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取保候审期间可以使用选举权吗 |
释义 | 取保候审期间可以行使选举权,按照法律规定,只有被剥夺政治权利的公民,在执行剥夺政治权利刑罚期间没有作为公民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取保候审只是一种刑事强制措施,尚未确定是否有罪,更没有被被剥夺政治权利,因此,享有作为公民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一、政治权利包含哪些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规定,政治权利,指的是公民依法享有的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权利。主要是指选举权、被选举权,参加管理国家,担任公职和享受荣誉称号等权利。我国宪法规定,凡年满18周岁的公民,除依法被剥夺政治权利者外,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权利。 二、什么是政治权利和自由 政治权利和自由(politicalrightandfreedom)是指公民依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作为国家政治生活主体依法享有的参加国家政治生活的权利和自由,是国家为公民直接参与政治活动提供的基本保障。 它表现为两种形式:一种是选举权与被选举权,即公民参与国家、社会组织与管理的活动,以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行使为基础;另一种是政治自由,即公民表达自己政治意愿的自由。通常表现为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简称政治自由。 三、我国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人 我国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人为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没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选举权与被选举权是成年的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选举权是与人民主权联系最密切的权利,其权利属性表现为它具有可放弃性、利益性、意志性;其权力属性表现在它能够决定他人(候选人)的利益和命运,但选举权的权利属性和权力属性都是不完整的。被选举权是指国公民被选任为国家权力机关的代表或其他公职人员的权利。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一条,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当遵守以下条, (一)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 (二)住址、工作单位和联系方式发生变动的,在二十四小时以内向执行机关报告 (三)在传讯的时候及时到案; (四)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扰证人作证; (五)不得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