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继承手续需要办理如下: 1、继承人明确表示继承财产; 2、继承人可以选择办理遗产继承公证; 3、如果继承的财产涉及到房产,则缴纳相关税费; 4、携带个人身份证明、被继承人死亡证明等材料到不动产登记机构办理过户登记。 一、遗产继承是否需要公证 遗产继承不一定需要办理公证。公证的目的是为了防止遗产纠纷,如果继承人对于继承的财产有明确的划分,可以不需要公证。遗产继承公证需要的资料有: 1、继承人的死亡证明; 2、被继承人遗留的财产证明; 3、继承人的身份证明; 4、亲属关系证明。 继承人放弃继承权的,由放弃继承的继承人亲自到公证处办理放弃继承权声明书公证;继承人因特殊情况不能亲自到公证处办理继承的,应当提供经过公证的委托书,委托其他人代为办理;被继承人父母已经死亡的,应提供公安机关出具的死亡证明;遗嘱继承的,应当提供合法、有效的遗嘱。 二、办理遗产继承公证有哪些程序 办理遗产继承公证所需的手续有: 1、填写公证申请表; 2、提交公证所需的相关材料; 3、提交公证员审核材料和公证申请表; 4、领取遗产继承公证书。 遗产继承公证所需材料有: 1、被继承人与继承人的身份关系证明和身份证明; 2、被继承人死亡证明; 3、遗产所有权证明; 4、有遗嘱提供遗嘱的。 三、房屋继承的相关法律规定 房屋继承的法律程序有两种。 1、遗嘱继承或遗赠。此种情况下,继承人要继承房产遗产,需要提供给相关部门被继承人死亡证明、遗嘱、继承人与被继承人亲属关系证明等材料,即可申请房屋过户登记。 2、法定继承,又分为以下三种方式: 一、如果全部继承人之间,能协商一致的,则可以提交被继承人死亡证明、房产分配协议、亲属关系证明及其他必要的材料,直接申请房屋过户登记;如果是独生子女,可参考遗嘱继承应提交的材料; 二、被继承人死亡后,继承人可申请遗产继承公证,然后凭继承权公证书,申请办理房屋过户登记; 三、全部继承人之间,不能协商一致,或者无法公证的,可以到法院提起继承纠纷之诉。待法院判决、调解后,可持法院出具的生效法律文书,申请房屋过户登记。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二十三条继承开始后,按照法定继承办理;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或者遗赠办理;有遗赠扶养协议的,按照协议办理。 第一千一百二十四条继承开始后,继承人放弃继承的,应当在遗产处理前,以书面形式作出放弃继承的表示;没有表示的,视为接受继承。受遗赠人应当在知道受遗赠后六十日内,作出接受或者放弃受遗赠的表示;到期没有表示的,视为放弃受遗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