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民法典劳动经济补偿 |
释义 |
法律主观: 《中华人民共和国 劳动合同法 》的基本规定 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 的经济补偿计算方式,现行的核心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如下条款: 第四十七条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本条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 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 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但是,该条款仍未明确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中的“工资”包含哪些内容,问题由此诞生。对此,《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四十七条对于经济补偿的月工资下了定义: 第二十七条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经济补偿的月工资按照劳动者应得工资计算,包括计时工资或者计件工资以及奖金、津贴和补贴等货币性收入。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低于当地 最低工资标准 的,按照当地最低工资标准计算。劳动者工作不满12个月的,按照实际工作的月数计算平均工资。 我注意到,许多业界人士据此得如下观点:此条有一个隐含的意思,即经济补偿的月工资是指劳动者的应发工资,而非实发工资。问题由此延伸。这一断论显然是错误的,然而网上却以谬传谬,导致许多劳动争议因此而发生!应得工资不等于应发工资,这原本是毋庸置疑的法律问题!然而,这确实不是个简单的问题。事实上,如果看不懂工资表、又没有见过数以百计的各种各类工资表,恐怕都难以应对这一问题。 看完前述规定,我们可以得出的是如下结论:经济补偿是按应得工资计算,而不是按基本工资、应发工资计算。至于应得工资是不是实发工资,还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法律客观: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 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本条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
随便看 |
- 孕妇发生交通事故怎么赔偿
- 孕妇发生交通事故怎么赔偿
- 销售假药罪50万以上的怎么处罚
- 销售假货六万,利润一万,如何处罚
- 销售假货六万,利润一万,怎样处罚
- 销售假药十五万如何处罚
- 销售假货六万,利润一万,怎样处罚?
- 销售假货六万,利润一万,应该怎么处罚
- 销售假货六万,利润一万,怎么处罚?
- 销售假货六万,利润一万,如何处罚?
- 销售假货六万,利润一万,应该怎么处罚?
- 个人销售假药罪二到五倍吗
- 民事诉讼法关于仲裁当事人的权利是怎么规定的
- 仲裁都有哪些请求
- 仲裁当事人享有的权利
- 什么是仲裁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
- 当事人在仲裁中享有哪些权利
- 仲裁当事人享有哪些权利
- 仲裁申请人的权利义务
- 仲裁当事人的权利与义务
- 谁有权提起诉讼或仲裁?
- 仲裁庭是否有权确认合同的效力
- 申请确认仲裁协议有效吗
- 追偿权纠纷可否由仲裁委管辖
- 仲裁庭无权确认合同的效力对不对
- 即时代执行
- 即时逮捕
- 即时犯
- 即时付现
- 即时控告
- 即时清结
- 即时使用
- 即时使用权
- 即时死
- 即兴作品
- 嫉妒妄想
- 嫉妒性动机犯罪
- 级
- 级别
- 级别管辖
- 级残废
- 级差地租
- 级差收入额
- 级距
- 级重罪等级
- 挤兑
- 挤死
- 挤压伤
- 几何疆界
- 几何学划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