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诽谤和污蔑的区别
释义
    诽谤:说人坏话,诋毁和破坏他人名誉。诽是背地议论,谤是公开指责。
    污蔑:歪曲事实,造谣毁谤,败坏人家的名誉。主要有玷污,使某物不再纯洁的意思,而污蔑主要是用话语栽赃陷害的意思。
    一、名誉权包括哪些权利
    名誉权可分为公民的名誉权和法人的名誉权,公民的名誉权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任何新闻报道、书刊杂志在对真人真事进行报道、评论、传播时都不得与事实不符,而影响公民原有的社会评价。
    2.任何人都不得以侮辱、诽谤的方法,损害他人的名誉。
    3.任何人不得捏造事实.陷害他人败坏他人名誉。
    法人的名誉权内容与公民的名誉权相比,由于其不具有如公民一般的情感,所以其内容有所狭窄,主要包括:
    1.任何新闻报道、书刊杂志在对法人进行报道评论时,必须真实,与事实相符.
    2.任何人不得捏造事实,散布与法人真实状况不符的消息,败坏其名誉。
    二、污蔑他人造谣算什么罪
    造谣污蔑他人是侮辱罪、诽谤罪。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
    三、污蔑诽谤法律立案程序是怎样的
    我国法律没有规定污蔑罪名,侮辱诽谤情况比较严重,可能构成诽谤罪。诽谤罪散布的必须是捏造的虚假的事实。如果散布的是客观存在的事实,虽然有损于他人人格、名誉,但不构成诽谤罪。而名誉侵权行为,即使所述的内容是真实的,但只要是法律禁止公开宣扬的,公开了将有损于他人人格、名誉,也可以构成名誉侵权。对于侮辱行为引起被害人精神失常甚至自杀身亡等后果,严重危害社会秩序的,检察机关一样可以自主介入调查,并追究当事人的刑事责任。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诽谤是指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4 22:2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