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限售股转让分为以2113下两种情况: (1)如果是个人投资者持有的未解禁的限售股,一般不能进行转让,投资者要等该限售股过了限售期才能在二级市场进行卖出; (2)如果是机构投资者持有的未解禁的限售股要达到全部限售股的5%才能通过5261协议转让的方式进行转让,但是机构投资者持有的未解禁限售股也有一部分是不能进行协议转让的,具体4102情况跟开户营业部核实。 此次纳入征税范围的限售股包括: (一)股改限售股,即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完成后股票复牌日之前股东所持原非流通股股份1653,以及股票复牌日至解禁日期间由上述股份孳生的送、转股。 (二回)新股限售股,即2006年股权分置改革新老划断后,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的公司形成的限售股,以及上市首日至解禁日期间由上述股份孳生的送、转股。 (三)其他限售股,即财政部、税务总局、法制办和证监会共同确定的其他限售股。 关于限售股的范围,在具体实施时,由中国证券登记结算公司通过答结算系统给予锁定。 一、限售股 限售股权指有一定时间一定条件限制出售的股票。 限售股权的分类 (一)企业在股权分置改革过程中持有对被投资单位在重大影响以上的股权,应当作为长期股权投资,视对被投资单位的影响程度分别采用成本法或权益法核算;企业在股权分置改革过程中持有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股权,应当划分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二)企业持有上市公司限售股权且对上市公司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应当按《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准则》规定,将该限售股权划分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除非满足该准则规定条件划分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二、股权注意事项 1、出资不实瑕疵中的法律风险。即非货币财产的实际价额显著低于认缴出资额,法律规定出资不实的股东应补缴出资,多发生于知识产权等非货币出资中。因此,对出让人出资种类的考查,也显得十分必要,尤其是非货币出资,容易发生出资不实的情况。 2、出资不到位(违约)瑕疵股权转让中的法律风险。即股东出资不按时、足额缴纳,该股东除补足出资外,应对其他股东承担违约责任。因此,对出让人缴纳出资实际情况的考察,也是十分必要的。 3、虚假出资瑕疵中的法律风险。即股东根本未出资,采用欺骗手段获得登记机关的信任。在发生虚假出资的情况下,该股东不仅应补足出资,而且还要承担行政处罚的法律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