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公职人员行政处罚能开除公职吗 |
释义 | 县级以下国家行政机关开除国家公务员需报县级人民政府批准。根据《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第三十五条规定,行政处分由任免机关或行政监察机关决定,开除处分需报上级机关备案。 法律分析 镇政府能够开除自己的公职人员,但是需要报请县级人民政府批准。《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第三十五条规定,给予国家公务员行政处分,依法分别由任免机关或者行政监察机关决定;其中给予开除处分的,应当报上级机关备案。县级以下国家行政机关开除国家公务员,必须报县级人民政府批准 拓展延伸 公职人员行政处罚后的职位保留问题 公职人员行政处罚后的职位保留问题是一个复杂而严肃的话题。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公职人员在受到行政处罚后,其职位是否能够保留取决于具体情况。一般情况下,行政处罚并不直接导致公职人员的自动开除。相反,根据法律程序,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查和审查程序。如果经过审查认定,公职人员的行为违反了职业道德、职务职责或相关法律法规,可能会面临开除公职的处罚。然而,这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裁定,并且应当遵循法定程序和法律保障。因此,无法简单回答这个问题,每个案件都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评估和判断。 结语 公职人员行政处罚后的职位保留问题是复杂而严肃的。根据法律法规规定,行政处罚并非直接导致自动开除。具体情况需经过调查审查程序,如违反职责、道德或法规,可能面临开除处分。然而,裁定需遵循法定程序和法律保障,每案具体评估。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第二章 政务处分的种类和适用 第二十六条 公职人员被开除的,自政务处分决定生效之日起,应当解除其与所在机关、单位的人事关系或者劳动关系。 公职人员受到开除以外的政务处分,在政务处分期内有悔改表现,并且没有再发生应当给予政务处分的违法行为的,政务处分期满后自动解除,晋升职务、职级、衔级、级别、岗位和职员等级、职称、薪酬待遇不再受原政务处分影响。但是,解除降级、撤职的,不恢复原职务、职级、衔级、级别、岗位和职员等级、职称、薪酬待遇。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第二章 政务处分的种类和适用 第十九条 公务员以及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管理的人员在政务处分期内,不得晋升职务、职级、衔级和级别;其中,被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的,不得晋升工资档次。被撤职的,按照规定降低职务、职级、衔级和级别,同时降低工资和待遇。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