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共同犯罪是否区分主从? |
释义 | 共同犯罪中有主犯和从犯之分,但并非所有共同犯罪都有这种区分。主犯是组织、领导犯罪集团或在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犯罪分子,而从犯则起次要或辅助作用。如果全部是主要犯罪分子,则只有主犯,没有从犯。 法律分析 共同犯罪是有主犯和从犯之分的,但不是所有的共同犯罪都有主犯和从犯之分。在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的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以及在犯罪中起到组织、指挥作用的犯罪分子,认定为主犯;而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认定为从犯。如果全部是首要分子的这种情况下,就只有主犯,没有从犯。 拓展延伸 共同犯罪的主从关系对刑事责任的影响如何? 共同犯罪的主从关系对刑事责任的影响是一个备受争议的问题。在刑事法律体系中,通常认为共同犯罪中的每个参与者都应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然而,对于主从关系的区分,不同的法律体系和司法实践存在差异。一些法律体系认为主要犯罪者应承担更重的刑事责任,而从犯则应承担较轻的刑事责任。这种区分主从关系的做法可能会影响共同犯罪者的定罪和刑罚结果。一方面,区分主从关系可能有助于准确界定各个参与者的犯罪责任,更公正地分配刑罚。另一方面,过于强调主从关系可能导致从犯受到过重的惩罚,而主犯则可能逃脱应有的刑事责任。因此,对于共同犯罪的主从关系如何影响刑事责任,需要在法律、司法实践和公众舆论的共同努力下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 结语 共同犯罪的主从关系对刑事责任的影响备受争议。不同法律体系认为主要犯罪者应承担更重责任,从犯则轻。区分主从关系有助于准确界定犯罪责任,公正分配刑罚。然而,过强调主从关系可能导致从犯受重惩,主犯逃脱责任。需法律、司法实践和公众共同努力,深入研究和探讨共同犯罪的主从关系如何影响刑责。 法律依据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五章 证 据 第七十一条 采用刑讯逼供等非法方法收集的犯罪嫌疑人供述和采用暴力、威胁等非法方法收集的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应当予以排除。 收集物证、书证、视听资料、电子数据违反法定程序,可能严重影响司法公正的,应当予以补正或者作出合理解释;不能补正或者作出合理解释的,对该证据应当予以排除。 在侦查阶段发现有应当排除的证据的,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应当依法予以排除,不得作为提请批准逮捕、移送审查起诉的依据。 人民检察院认为可能存在以非法方法收集证据情形,要求公安机关进行说明的,公安机关应当及时进行调查,并向人民检察院作出书面说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三章 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 第八节 扰乱市场秩序罪 第二百二十五条 违反国家规定,有下列非法经营行为之一,扰乱市场秩序,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未经许可经营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专营、专卖物品或者其他限制买卖的物品的; (二)买卖进出口许可证、进出口原产地证明以及其他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经营许可证或者批准文件的; (三)未经国家有关主管部门批准非法经营证券、期货、保险业务的,或者非法从事资金支付结算业务的; (四)其他严重扰乱市场秩序的非法经营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一编 总则 第四章 刑罚的具体运用 第五节 缓刑 第七十七条 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犯新罪或者发现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应当撤销缓刑,对新犯的罪或者新发现的罪作出判决,把前罪和后罪所判处的刑罚,依照本法第六十九条的规定,决定执行的刑罚。 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有关部门关于缓刑的监督管理规定,或者违反人民法院判决中的禁止令,情节严重的,应当撤销缓刑,执行原判刑罚。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