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应税工资计算公式 |
释义 | 这几天有好多的公司员工在提问的就是关于个人所得税的问题的,这个在我国法律是有明确规定的,目前是界限从5000元开始的,扣除社保以及住房公积金以后超过5000元的话就要缴纳的,下面就由小编给大家讲解一下有关个人所得税的法律法规的。工资交税的计算公式 个人所得税率是个人所得税税额与应纳税所得额之间的比例。个人所得税率是由国家相应的法律法规规定的,根据个人的收入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是收入达到缴纳标准的公民应尽的义务。 计算公式 工资个税的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工资薪金所得-“五险一金”-扣除数)×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个税免征额是5000,使用超额累进税率的计算方法如下: 缴税=全月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 实发工资=应发工资-四金-缴税。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应发工资-四金)-5000 扣除标准:个税按5000元/月的起征标准算 如果某人的工资收入为7500元,他应纳个人所得税为:(7500—5000)×3%—0=45(元)。 个人税率表 2011年9月1日起调整后,也就是2012年实行的7级超额累进个人所得税税率表 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扣除标准5000元/月(2011年9月1日起正式执行)(工资、薪金所得适用) 个税免征额5000元(工资薪金所得适用) 上面就是关于个人工资个人所得税的计算方式的,一般是分为几个等级的,注意的是个人所得税必须是扣除社保以及住房公积金以后超过5000元的就要缴纳的,否则不需要的,这个是通过公司的财务直接进行扣除的,不能进行现金发放的。 该内容由 路成梁律师 和 律说律答 共创回答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