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停薪停职是什么意思? |
释义 | 停职留薪是指工伤职工因事故或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医疗治疗,期间单位支付原工资福利待遇。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三条,停工留薪一般不超过12个月。严重情况可延长,但不超过12个月。工伤职工评定伤残后享受伤残待遇,停工留薪期满后仍需治疗的继续享受工伤医疗待遇。生活不能自理的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需要护理时,由单位负责。 法律分析 停职留薪的意思是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情形。停工留薪期内由用人单位支付原工资福利待遇,一般不超过12个月。法律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三条 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 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经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不得超过12个月。工伤职工评定伤残等级后,停发原待遇,按照本章的有关规定享受伤残待遇。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满后仍需治疗的,继续享受工伤医疗待遇。 生活不能自理的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需要护理的,由所在单位负责。 拓展延伸 停薪停职政策的适用范围和影响 停薪停职政策是指在特定情况下,雇主与员工达成协议,暂时停止员工的薪资支付和工作职责。这种政策通常在经济困难、公司重组或其他紧急情况下实施。停薪停职政策的适用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企业裁员、经济衰退、自然灾害等。这种政策对受影响的员工和企业都有一定的影响。对员工而言,他们可能面临经济困难,需要寻找其他收入来源,并可能面临就业不稳定。对企业而言,停薪停职政策可以降低劳动力成本,但也可能导致员工流失、士气下降和声誉损害等问题。因此,在实施停薪停职政策时,雇主应该权衡利弊,并与员工进行充分沟通和协商,以减少不利影响。 结语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三条,停职留薪是指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情况。在停工留薪期内,用人单位需支付原工资福利待遇,一般不超过12个月。对于生活不能自理的工伤职工,单位还需负责护理。此外,停薪停职政策是在特定情况下暂停员工薪资支付和工作职责的政策,对员工和企业都有影响。在实施时,雇主应充分权衡利弊,并与员工进行充分沟通和协商,以减少不利影响。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2018修正):第三章 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 第二十七条 用人单位濒临破产进行法定整顿期间或者生产经营状况发生严重困难,确需裁减人员的,应当提前三十日向工会或者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听取工会或者职工的意见,经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后,可以裁减人员。 用人单位依据本条规定裁减人员,在六个月内录用人员的,应当优先录用被裁减的人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四章 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 第三十九条 【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合同(过失性辞退)】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四)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2018修订):第十六章 职位聘任 第一百零三条 聘任合同应当具备合同期限,职位及其职责要求,工资、福利、保险待遇,违约责任等条款。 聘任合同期限为一年至五年。聘任合同可以约定试用期,试用期为一个月至十二个月。 聘任制公务员实行协议工资制,具体办法由中央公务员主管部门规定。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