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法律上殴打的定义
释义
    殴打他人,是指行为人公然实施的损害他人身体健康的打人行为。行为方式一般采用拳打脚踢,或者使用棍棒等器具殴打他人。根据法律规定,殴打他人属行为犯,即只要有证据证明行为人实施了殴打他人行为,不论其是否造成被侵害人受伤,即应当予以治安管理处罚。殴打的行为方式、行为地点和伤情轻重等,应当作为从轻或者从重处罚的情节予以考虑。情节严重的,致人轻伤及以上的,可能会构成故意伤害罪或聚众斗殴罪。
    聚众斗殴罪的定义:聚众斗殴罪,是指出于私仇、争霸或者其他不正当目的,纠集多人成帮结伙地进行打架殴斗,破坏公共秩序的行为。
    聚众斗殴罪的刑事责任
    依照《刑法》第292条第1款的规定,犯本罪的,对首要分子和其他积极参加者,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对首要分子和其他积极参加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1.多次聚众斗殴的;
    2.聚众斗殴人数多,规模大,社会影响恶劣的;
    3.在公共场所或者交通要道聚众斗殴,造成社会秩序严重混乱的;
    4.持械聚众斗殴的。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第四十三条 殴打他人的,或者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并处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
    (一)结伙殴打、伤害他人的;(二)殴打、伤害残疾人、孕妇、不满十四周岁的人或者六十周岁以上的人的;
    (三)多次殴打、伤害他人或者一次殴打、伤害多人的。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23:4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