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法律分析:在民事诉讼中,鉴定证据对于事实的认定和争议的解决具有重要作用。在陈述和提供鉴定证据时,应当注意以下几点:首先,鉴定证据应当具有客观性、权威性和可信度,并且应当符合法定鉴定程序;其次,鉴定证据应当与案件有关,可以涉及到的方面包括物品的性质、原因、程度、时间等;最后,鉴定证据应当在适当的时间和适当的方式下提供给法庭。 法律依据: 1.《民事诉讼法》第六十五条:“当事人对需要鉴定的问题不能达成协议时,可以申请人民法院指定鉴定机构进行鉴定。” 2.《鉴定规定》第二条:“鉴定工作必须依法进行,必须客观、公正、准确、权威。” 3.《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八条:“当事人有证据责任在对方的,有权要求对方承担举证责任。” 4.《中华人民共和国证据法》第十三条:“当事人提供的证据,应当真实、合法,与案件有关,有证实能力。” 总结:陈述和提供鉴定证据需要注意证据的客观性、权威性和可信度,符合法定鉴定程序,并且与案件有关。在提供证据时,应当在适当的时间和方式下进行。同时,当事人有权要求对方承担举证责任,提供证据的真实性和合法性是必须遵守的原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