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音响在小区门口扰民是否算违规? |
释义 | 商业企业在城市市区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内,使用固定设备造成环境噪声污染需向相关部门申报设备状况和防治设施情况。新建营业性文化娱乐场所边界噪声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否则无法获得相关许可证和执照。经营者应采取措施确保边界噪声不超过国家标准。若卖东西喇叭在晚上十点到早上六点持续响,属于扰民行为,当事人可报警,警方会检测并处罚款。 法律分析 白天放音响超过国家规定的环境噪声排放标准的,属于扰民。《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第四十二条在城市市区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内,因商业经营活动中使用固定设备造成环境噪声污染的商业企业,必须按照国务院生态环境主管部门的规定,向所在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生态环境主管部门申报拥有的造成环境噪声污染的设备的状况和防治环境噪声污染的设施的情况。第四十三条新建营业性文化娱乐场所的边界噪声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环境噪声排放标准;不符合国家规定的环境噪声排放标准的,文化行政主管部门不得核发文化经营许可证,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不得核发营业执照。经营中的文化娱乐场所,其经营管理者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使其边界噪声不超过国家规定的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卖东西喇叭一直响,时间段在晚上十点到早上六点可以算扰民。当事人可以报警处理,然后警察会检测是不是真的存在扰民的情况,如果存在的话,是会让他们改正,可以并处罚款。 拓展延伸 小区门口音响扰民:合法性与社区秩序的平衡探讨 在小区门口使用音响是否扰民存在合法性与社区秩序的平衡问题。一方面,居民有权利享受宁静的居住环境,过度的噪音会干扰他们的生活,影响休息和工作。另一方面,使用音响也是居民的个人权利,可以用于庆祝活动、社交聚会等。因此,需要在保护居民权益的同时,兼顾个人自由和社区和谐。解决方法可以是制定明确的规章制度,限制音响使用的时间、音量和地点。同时,建立社区互助机制,通过邻里间的沟通和理解,协商解决可能出现的纠纷。只有在法律法规的框架下,平衡居民权益和个人自由,才能实现小区门口音响扰民问题的合理解决。 结语 合理平衡居民权益与个人自由是解决小区门口音响扰民问题的关键。在保护居民宁静居住环境的同时,应制定明确的规章制度,限制音响使用的时间、音量和地点。同时,建立社区互助机制,通过邻里间的沟通和理解,协商解决可能出现的纠纷。只有在法律法规的框架下,实现合理平衡,才能有效解决小区门口音响扰民问题。 法律依据 《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第六十条 违反本法第四十四条第一款的规定,造成环境噪声污染的,由公安机关责令改正,可以并处罚款。 省级以上人民政府依法决定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行使前款规定的行政处罚权的,从其决定。 第四十四条 禁止在商业经营活动中使用高音广播喇叭或者采用其他发出高噪声的方法招揽顾客。 在商业经营活动中使用空调器、冷却塔等可能产生环境噪声污染的设备、设施的,其经营管理者应当采取措施,使其边界噪声不超过国家规定的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法律依据:《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第六十条 违反本法第四十四条第一款的规定,造成环境噪声污染的,由公安机关责令改正,可以并处罚款。 省级以上人民政府依法决定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行使前款规定的行政处罚权的,从其决定。 第四十四条 禁止在商业经营活动中使用高音广播喇叭或者采用其他发出高噪声的方法招揽顾客。 在商业经营活动中使用空调器、冷却塔等可能产生环境噪声污染的设备、设施的,其经营管理者应当采取措施,使其边界噪声不超过国家规定的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