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打击销售假酒的刑法规定 |
释义 | 售卖假酒将受到法律处罚,销售金额不同的情况下,处罚力度也不同。销售金额在5万元以上不满20万元的,将面临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罚金;销售金额在20万元以上不满50万元的,将面临较长的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售卖假酒也可能涉嫌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对于不知情销售假酒的当事人,可以提供合法购买渠道证明、证明自己是受害者等方式来免于刑事处罚,并积极配合公安机关的调查。 法律分析 销售金额五万元以上不满二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二十万元以上不满五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售卖假酒也会涉嫌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 卖假酒的将被处以责令停止销售、没收假酒,处罚款,吊销营业执照等处罚。如果销售金额达5万元以上的,将构成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未经许可经营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专营、专卖物品或者其他限制买卖的物品。为了保证市场正常秩序,在中国对一些有关国计民生、人们生命健康安全以及公共利益的物资实行限制经营买卖。只有经过批准,获取经营许可证后才能对之从事诸如收购、储存、运输、加工、批发、销售等经营活动。没有经过批准而擅自予以经营的,就属非法经营。所谓限制买卖物品,是指依规定不允许在市场上自由买卖的物品,如国家不允许自由买卖的重要生产资料和紧俏消费品、国家指定专门单位经营的物品,如烟草专卖品(卷烟、雪茄烟、烟丝、复烤烟卷烟纸、滤嘴棒、烟用丝束、烟草专用机械)、外汇、金银及其制品、金银工艺品、珠宝及贵重药材,等等。 不知情卖假酒处罚标准 如果卖假酒构成犯罪的,可以按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追究刑事责任,而该罪是属于故意的犯罪,如果不知道是假酒而销售的,是不会构成刑事犯罪的,所以当事人要举证自己并不知情,这样就能免于刑事处罚。 举证不知情的方法: 1、证明购买的酒来源是合法的,例如购买的酒是从正规渠道购买的,提供购进单据、发票等。 2、证明自己也是假酒的受害者,例如证明假酒的包装、性状与真酒十分相似,而自己进货渠道是合法的,是渠道商将假酒卖给自己等。 在不知情的情况下销售假酒的,并不是属于故意的行为,所以是不需要承担刑事责任的,销售者也是属于受害者,不知情销售假酒的当事人可以积极配合公安机关的调查,提供购买渠道的信息,帮助公安机关破案。 结语 售卖假酒涉及到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根据法律规定,卖假酒的将受到责令停止销售、没收假酒、处罚款以及吊销营业执照等处罚。如果销售金额达到5万元以上,将构成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然而,对于不知情销售假酒的当事人来说,他们并不需要承担刑事责任。他们可以通过提供购买渠道的信息,积极配合公安机关的调查,帮助破案。重要的是要能证明购买的酒来源合法,并证明自己也是假酒的受害者。这样的举证可以帮助他们免于刑事处罚,同时也有助于维护市场的正常秩序。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四十条: 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销售金额五万元以上不满二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二十万元以上不满五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五十万元以上不满二百万元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二百万元以上的,处十五年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