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法律分析:抵押担保协议中的质押物或抵押物若发生损失或毁损,需要根据合同约定或者双方协商,以确定赔偿标准和方式。如果协议缺乏约定,应根据权利人和抵押人之间的利益平衡原则,由双方协商解决。如果协商无法达成一致,可以通过仲裁或者诉讼解决。 法律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第三十三条:担保财产出现缺值、损毁、灭失等情形的,应当按照担保合同的约定以及协议,协商处理。 2.《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九十七条:当事人应当依照诚信原则履行合同义务。当事人对合同的履行有重大困难时,应当及时通知对方,以便采取措施防止损失的扩大;一方违反合同义务,给对方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九十二条:当事人对财产损害的赔偿标准、范围和方式等约定不明确或者争议的,可以由人民调解组织调解或者向人民法院起诉。 注:以上仅为普及法律知识之用,严禁用于非法活动或违法用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