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我国的犯罪构成包括 |
释义 | 我国的犯罪构成包括: 1.犯罪主体。是指实施犯罪行为的人。 2.犯罪的主观方面。是指犯罪主体对其实施的犯罪行为及其结果所具有的心理状态。 3.犯罪的客观方面。是指犯罪行为的具体表现。 4.犯罪客体。是指刑法所保护而被犯罪行为所侵害的社会关系。 一、刑事案件必须具备的条件 构成刑事犯罪的条件主要有主体、主观方面、客体、客观方面。1、犯罪主体。是指实施犯罪行为的人。2、犯罪的主观方面。是指犯罪主体对其实施的犯罪行为及其结果具有的心理状态。3、犯罪的客观方面。是指犯罪行为的具体表现。4、犯罪客体。是指刑法所保护而被犯罪行为所侵害的社会关系。犯罪客体和犯罪对象是不同的,犯罪对象是犯罪行为所直接针对的对象。 二、构成犯罪的四个要件是什么 构成犯罪的四个要件是: 1、犯罪主体:指犯罪行为的人。犯罪主体可以是一人,多人,个人,单位; 2、犯罪的主观方面:指犯罪主体对其犯罪行为及其结果的心理状态。犯罪的主观心理状态包括故意和过失。在单位构成犯罪的情况下,犯罪行为负责的人员也具有主观心理状态; 3、犯罪的客观方面:指犯罪的具体表现。犯诈骗罪的,犯罪人必须有虚构事实、欺骗他人的行为; 4、犯罪对象: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保护和被犯罪行为侵害的社会关系。要注意区分犯罪对象和对象。 三、孕妇犯罪会怎么处理 孕妇犯罪处理标准如下: 1、在案件审理阶段,可以取保候审; 2、符合逮捕条件的,可以监视居住; 3、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 4、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时,应当宣告缓刑。其他定罪处罚与一般人无异。 构成犯罪的条件如下: 1、犯罪主体。是指实施犯罪行为的人; 2、犯罪的主观方面。是指犯罪主体对其实施的犯罪行为及其结果所具有的心理状态; 3、犯罪的客观方面。是指犯罪行为的具体表现; 4、犯罪客体。是指刑法所保护而被犯罪行为所侵害的社会关系。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条,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刑;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