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高空坠物怎么证明与自己无关
释义
    例如有证据证明出去上班,可以看单位的排班表已经职工的上班到勤情况,或者出去买东西等等提供证据,比如有人目击到,这个时间你是在某个超市买东西,并不在家里。
    一、侵占罪中遗忘物应如何认定
    遗忘物是指出于自己的本意,本应带走却因遗忘没有带走的财物,如买东西将物品忘在柜台上,到他人家里玩将东西遗忘在人家家里,乘坐出租车把财物遗忘在车里等。
    遗忘物不等于遗失物。后者是失主丢失的财物,失去对财物的控制时间相对较长,一般也不知道丢失的时间和地点,拾捡者一般不知道也难以找到丢失之人。而遗忘物,则是刚刚、暂时遗忘之物,遗忘者对之失去的控制时间相对较短,一般会很快回想起来遗忘的时间与地点,回来寻找,而拾拣者一般也知道遗忘者是谁。
    二、出车祸受伤期间没有工资吗
    如果是在上下班期间出车祸的,有证据证明因为上班而导致意外事故的就属于工伤。只要认定为这个伤害属于工伤,关于工伤的治疗费、膳食费都应该由企业的行政部门来承担。在整个治疗期间,员工的工资应该按时进行发放。
    上班时间发生意外,这是属于工伤。这是由明确规定的。这个理应按照相关条例来进行。但是,事实上,有许多分在申请工伤认定时,仍然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明明是属于工伤,却被诊断为非工伤。这是一种极其不合理的做法。这会严重危害企业职工的合法权益。
    只要认定为工伤,伤者就可以获得相应的经济补偿。这就要求工伤的认定需要一个严格的审批流程。工伤的认定一般需要专业的部门来审批。这个部门包括: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而且申请工伤保险是需要一定期限的。一般是自伤者被医院诊断的30日内算起。
    这类上班路上遭遇意外,认定为工伤的。一般是企业的正式员工。员工的工作是特别重要的。员工在上下班途中,和整个上班期间,都会有遇到危险的因素。上班过程中遭遇意外,工伤保险就会带来安全保障。事实上,企业员工的工伤认定仍然是一个问题。企业员工在工作期间,一定要把握好自己的实际需求。企业员工一定保存好相关证据。这个证据就是要正确确保自己可以被认为是工伤。工伤是最需要保证的行为。工伤需要来自各个部门的保护。企业员工的行为需要进一步的保护和优待。
    三、工地上受伤怎么赔偿
    找到了在施工地工作后先和施工地包工头签好劳动合同保障工人的合法权益,就算出现工人施工期间受伤也可以有劳动合同为凭证是在该单位工作而受伤,就可以得到相应的赔偿。
    首先医疗费角度来算,工伤治疗费用需要和规定好的,例如工伤保险提及诊疗的项目和工伤保险提及到的药品目录以及工伤保险住院服务标准应当相符合,以上规定由我国国务院劳动保障的行政部门同我国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等已经设定好的。需办理的机构应当按照国家的有关目录提及到的工伤职工医疗支出费用,和工人的工人受伤期间的康复或者受伤后的康复护理费用以及医疗使用到的辅助器具费用进行核对和检查,若以上描述几种费用属实是由工地公司结算的应及时地结算好费用。
    其次伙食补贴和交通食宿费用,假如受伤工人因为当地医院提出需转到外地医院治疗的情况下,但为各种问题不能在外地住院又或者工人能接受到外地接受治疗的情况下,施工单位应对这种情况给予基本的伙食补贴费和交通食宿费。按照规定也包括按照伤残程度由医院评定伤残级别需要护理的费用,应当从工伤保险的基金按照逐月方式支付生活护理费。生活护理费应该支付多少是以在某个地区员工的上年的月平均工资的50%、40%或者30%比例支出。
    在工人受伤情况下不能每天出勤的都应该采取停工留薪的方式,而规定的是
    (一)受伤的工人已上班12个月的,按工伤前12个月每个月的工资(包括施工单位的基本工资,奖金和津补贴以及加班工资)计算其原工资;
    (二)工人受伤但上班尚未满12个月的,按工伤前每个月的实法工资工资计算其原工资标准。
    (三)工人受伤但上班没满1个月的,按合同标明的每个月工资计算其原工资标准;如果还没约定好或者还在试用期内的工人是按照不低于本市职工上年度社会月平均工资的60%计算其原工资标准。
    受伤了的工人因为家庭或者日常实际情况和就业需求,同时经过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的鉴定识别,受伤工人已经需要用到假肢、矫形器、轮椅等辅助人体的医疗器械(辅助工具),而工人支付的费用工作单位是需要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的。
    由于受伤情况较严重的或者不能到施工地出勤工作的,施工单位是应该与工人继续保留着劳动关系的,再由工作单位按照每个月都加上工人受伤的伤残津贴,并且工作单位应该也要按照规定为受伤工人缴纳应该缴纳的社保费用。如果受伤的伤残津贴是低于当地的最低工资所固定好的标准应该让工作单位再补上差额的。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5 1:2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