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公章被盗用后如何处理?
释义
    外借、没有及时收回的单位公章被盗用后果由单位承担,单位不承担责任的是私刻单位公章签订合同。发现公司印章被盗,应保护现场并及时报警,要求公安出具不予立案通知书,并通知相关交易方并登报公示,重新刻制公章并备案。
    法律分析
    外借、没有及时收回的,盗用公章后果由单位来承担为人盗窃、盗用单位的公章、业务介绍信、盖有公章的空白合同书,或者私刻单位的公章签订合同,单位不承担责任。
    发现公司印章被盗,应当及时作如下处理:
    ①保护现场、及时报警,尽快报送立案
    ②报警以后,如公安拒绝刑事立案,一定要求公安出具不予立案通知书,并且自行详细记录被盗过程
    ③报警的同时,应及时通知相关交易方并登报公示,说明印章被盗情况并声明作废
    ④重新刻制公章并提交备案。
    拓展延伸
    应对公章被盗用的紧急措施及法律责任
    公章被盗用是一种严重的违法行为,需要采取紧急措施来应对。首先,立即向公安机关报案,提供详细的盗用情况和相关证据,协助警方进行调查。其次,及时通知相关合作单位和银行等金融机构,暂停公章的使用,并与其确认任何与公章有关的交易是否真实。同时,尽快更换新的公章,并及时通知相关方进行更新。在法律责任方面,盗用公章属于刑事犯罪,犯罪嫌疑人将面临法律追究,可能面临刑事处罚。此外,公章被盗用可能导致的经济损失,可以通过民事诉讼追究盗用者的赔偿责任。因此,及时采取紧急措施,并配合警方和相关机构的调查,是处理公章被盗用事件的关键。
    结语
    公章被盗用是严重的违法行为,需要采取紧急措施来应对。立即报案、通知相关单位,并更换新的公章,是处理此类事件的关键步骤。同时,配合警方和相关机构的调查,追究盗用者的刑事责任,以及通过民事诉讼追究经济损失的赔偿责任,是维护单位权益的重要手段。及时采取行动,确保公章安全,是保障单位利益的必要措施。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在审理经济纠纷案件中涉及经济犯罪嫌疑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五条第二款行为人私刻单位公章或者擅自使用单位公章、业务介绍信、盖有公章的空白合同书以签订经济合同的方法进行犯罪行为,单位有明显过错,且该过错行为与被害人的经济损失之间具有因果关系的,单位对该犯罪行为所造成的经济损失,依法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八十条盗窃、抢夺、毁灭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罪
    在依照国家规定应当提供身份证明的活动中,使用伪造、变造的或者盗用他人的居民身份证、护照、社会保障卡、驾驶证等依法可以用于证明身份的证件,情节严重的,处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有前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4:38: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