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地方能制订法律政策吗
释义
    地方不能制定法律政策。
    本国有权制定法律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地方人大的职责:
    1、制定地方性法规。赋予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地方性法规的职权,是我国立法体制的重大变化,标志着党和国家治理方式的不断完善。
    2、同时也要看到,现实生活中一些急需的地方性法规还没有出台,法规与法律之间还不完全配套、协调、一致,还有一些地方性法规规定不严密,原则性条款过多,处罚的伸缩性太大,可操作性较差,地方立法还面临繁重而艰巨的任务。
    3、地方立法是一项政治性、科学性、实践性很强的工作。宪法和法律赋予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地方性法规的职权,目的是把宪法、法律、行政法规与各个地方的实际情况和现实需要结合起来,因地制宜,最终制定出与国家法律、行政法规相匹配的地方性法规,使有关规定得到补充和细化,具有地方特点。
    4、决定本行政区域重大事项。按照宪法和法律规定,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讨论、决定本行政区域内各方面工作的重大事项。
    5、对于没有立法权的县、乡人大和县级人大常委会来说,重大事项决定权显得更为重要。围绕本行政区域内国计民生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依照法律规定的权限,及时提出各种符合本地区实际的决策,作出具有法律效力的决定,发布具有导向性和约束性的决议,是代表人民管理国家事务、集中全民意志和要求确定大政方针、行使国家权力的重要体现。
    6、选举和任免地方国家机关组成人员。我国的国家政权体系以人大为基础和核心,地方国家机关由人大及其常委会组织起来。选举和任免地方国家机关组成人员是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的重要职权。
    7、监督法律法规实施和地方国家机关工作。
    8、在我国政权体系中,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是具有法律效力的监督。
    地方性法规可以就下列事项作出规定:
    1、为执行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需要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实际情况作具体规定的事项;
    2、属于地方性事务需要制定地方性法规的事项;
    3、除规定的事项外,其他事项国家尚未制定法律或者行政法规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较大的市根据本地方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可以先制定地方性法规;
    4、经济特区所在地的省、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授权决定,制定法规,在经济特区范围内实施;
    5、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有权依照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特点,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综上所述,地方不能制定法律政策。本国有权制定法律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第四十五条
    法律解释权属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法律有以下情况之一的,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解释:
    (一)法律的规定需要进一步明确具体含义的;
    (二)法律制定后出现新的情况,需要明确适用法律依据的。
    第四十六条
    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各专门委员会以及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可以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出法律解释要求。
    第四十七条
    常务委员会工作机构研究拟订法律解释草案,由委员长会议决定列入常务委员会会议议程。
    第四十八条
    法律解释草案经常务委员会会议审议,由法律委员会根据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的审议意见进行审议、修改,提出法律解释草案表决稿。
    第四十九条
    法律解释草案表决稿由常务委员会全体组成人员的过半数通过,由常务委员会发布公告予以公布。
    第五十条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法律解释同法律具有同等效力。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6 0:4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