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意外事故是指什么
释义
    意外事故包括地震、水灾、火灾、、燃气泄露爆炸、交通意外、航海意外、运动中碰撞、拉伤、毁容等等。
    意外事故,并非刻意所有法律不认为是犯罪,尽管行为人的行为已造成损害结果,但行为人在主观上既无故意也无过失;
    如果意外事故认定为犯罪,则堕入“客观归罪”,有悖于主客观相统一的刑事责任原则的刑法要求。
    一、意外致死怎么判刑
    意外致死应这样判刑:行为人在主观上存在过失,从而导致他人死亡的,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如果行为在客观上虽然造成了损害结果,但是不是出于故意或者过失,而是由于不能抗拒或者不能预见的原因所引起的,不是犯罪。
    二、防卫过当中是否包括间接故意
    防卫过当中包括间接故意。一般来说,在防卫过当的场合,防卫人的行为仍然属于防卫的范畴,其主观上出于正当防卫的意图,对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实行防卫反击,只是防卫行为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因此,虽然防卫行为是故意实施的,但防卫人并没有危害社会的犯罪目的,防卫人对自己防卫过当所造成的重大损害结果通常并非故意,而是由于他在同不法侵害紧张搏斗时的疏忽或者判断失误才铸成的。故一般来说,把防卫过当定为过失犯罪是适当的。但也不能排除在少数情况下,防卫人明知自己的防卫行为可能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而在防卫中却抱着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态度。也就是说,行为人在追求一个合法正当的目的的同时,导致了对可能出现的危害后果的放任态度。如果这种损害结果真的发生了,就应当按间接故意犯罪处理。
    三、燃气爆炸责任认定怎么做
    1、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或者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
    2、客观要件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对公私财物或人身实施爆炸,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在客观方面的本质特点在于爆炸行为危害或足以危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或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
    所谓足以危害公共安全,就是指行为人实施的爆炸行为,由于主观和客观方面的原因,如行为人自动中止爆炸犯罪,炸药的破坏性没有行为人主观想象的那么大,炸药受潮失效,没有将爆炸物投掷到所要求的位置,爆炸物被他人发现而被拆除等,实际上并未造成危害公共安全的结果,但如果排除这些原因,是可能造成危害公共安全的结果的。无论哪种原因存在,只要行为人实施了爆炸行为,足以危害公共安全的,就构成爆炸罪。爆炸罪的成立并不要发生危害公共安全的实际后果。
    3、主体要件
    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己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爆炸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4、主观方面
    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包括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刑法》第十六条,行为在客观上虽然造成了损害结果,但是不是出于故意或者过失,而是由于不能抗拒或者不能预见的原因所引起的,不是犯罪。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8 22:3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