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全力推动社保服务模式转型包括 |
释义 | 四项举措加速推进社保经办服务数字化转型: 一是实施“全城通办”,提升经办效率。对“全省通办”530项业务实行“前台统一受理、后台分级审核、限时办结”的经办模式,参保单位、参保人员在全市任何一个社保经办机构业务大厅、网上大厅、“社银一体化”服务网点办理业务,经办岗人员都能按照流程办结业务。截至目前,开封市“全城通办”受理52167件,占全省业务量7.22%。 二是推行“综合柜员制”,确保经办质量。通过经办流程的重新设计与再造,有效归并同类业务和关联业务,使经办人员有机嵌入到业务经办信息系统中,大大激发了经办人员的工作主动性,办理时长由原来的1.29天到现在的0.96天。 三是加强“数据比对”,注重认证实效。运用新冠肺炎疫苗注射、行程码、健康码等动态数据进行生存状态比对。截至目前,全市23.6万名领取社保待遇的人员中有20.4万人实现“零认证”,占比达到86%以上。 四是开展“社银一体化”,优化便民服务。按照“社保+银行”合作模式,通过与开封工商银行分行等7家银行55个网点对接,全力打造城区步行15分钟、乡村辐射5公里的社保服务圈。 经办模式求“变”。随着参保人数的不断增加,为满足发展要求和群众服务需求,我市大胆创新探索,借鉴先进地区的经验,开发建设综合柜员制系统,推行前台统一收件、后台集中分权办理的经办模式。全面梳理社会保险参保登记、核定缴费、待遇审核发放和对外公共服务查询等200余项,经过业务流程的标准化优化再造,明确即时办结和统一收件业务,实现每个综合业务窗口均可受理社保业务。我市社会保险经办综合柜员制系统在全省率先建成上线,实现了“前台收件、后台办理”的经办模式转变,群众只需在任一综合柜员窗口就能一次性办理所有社会保险日常业务,极大的提高经办效率,减轻了群众跑腿、排队负担。 业务系统求“新”。今年,经积极争取,在省人社厅的大力支持下,我市在全省首家正式上线运行贵州省企业职工社会保险信息系统。新系统作为集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综合信息系统,打通了各核心业务系统基础数据,可以避免重复参保和重复领取待遇情况发生。同险种省内异地停续保业务通过系统内续保直接经办,跨险种间参保、接续参保关系、待遇核定实现数据实时共享,有效支撑社保业务实现“全省通办”“跨省通办”。新系统能实现与人社部相关系统、人社公共服务平台以及政务服务系统对接,全面实现业务协同和数据共享,参保人员信息各部门可分别获取、协同经办,有力支撑“一窗通办”“一网通办”和“一卡通办”。新系统的上线运行,标志着我市社会保险信息化建设进入了新的阶段。 服务渠道求“宽”。近年来,我们持续推动经办服务信息化建设,主动融“网”、上“网”。不断完善社会保险网上办事大厅功能,线上信息查询、维护以及参保、停保、申报缴费等十多项功能,基本覆盖常规涉企业务事项。截至目前,全市90%以上的参保单位实现在网厅办理业务。不断完善“凉都社保”微信公众号和“凉都人社”APP功能,实现手机查询、生存认证、自助下载参保证明等功能。借助中国工商银行金融服务平台,广泛延伸社会保险经办服务“触手”,在金融平台上实现资格认证、信息查询等功能。同时,市、县两级经办机构进驻政府服务大厅,在经办服务大厅设置自助一体机,实现自助一体机终端设备全覆盖,业务政策查询、参保信息查询、凭证打印等一般经办事项可选择自助服务。 卡务服务求“实”。自2012年3月我市社会保障卡正式发行以来,社会保障卡功能逐步完善,目前实体卡实现了就医购药结算、领取待遇、考试凭证等功能,基本涵盖人社部门所有业务。电子社会保障卡实现就医购药结算、就业在线、个人社保信息查询等线上功能。稳定实现即时制卡、跨行即时补卡,即时制卡补卡实现合作银行全覆盖,参保人可自主选择制卡银行。2021年6月,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深化“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与贵州阅山数据服务有限责任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充分借助企业“互联网+大数据”技术优势,在六盘水市区内建立村级人社服务网点,由网点协助人社部门做好社会保障卡数据采集、申领、发放等工作,将社会保障卡服务深入乡村,使群众足不出村便能办理社会保障卡业务,进一步构建城乡一体、公平普惠的基层社会保障卡服务体系。 法律依据: 《数字政府蓝皮书-中国数字政府建设报告(2021)》指出,近年来,我国通过强化顶层设计,坚持统筹推进,推动试点示范,已形成极具中国特色的一体化政务服务有效推进路径。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