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民事诉讼裁决书下达后多长时间可以收到? |
释义 | 民事诉讼结案后,当庭宣判的十日内可以拿到判决书,定期宣判的当天可以拿到判决书。法院判决书下达后有十天生效期,如果没有上诉,判决书生效。刑事案件的判决书在生效后十日内送达执行机关,执行时间大约在半个月到一个月。执行程序是刑事诉讼的最后阶段,主体是法院、检察院和公安机关,依据是已生效的判决和裁定,原则是强制性和及时性。 法律分析 一、民事诉讼结案后多久可以拿到判决书 法院判决分当庭宣判和定期宣判,当庭宣判的,法院会在十日内下达判决书;定期宣判的,法院在宣判当天就可以拿到判决书。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四十八条人民法院对公开审理或者不公开审理的案件,一律公开宣告判决。 当庭宣判的,应当在十日内发送判决书;定期宣判的,宣判后立即发给判决书。判决时,必须告知当事人上诉权利、上诉期限和上诉的法院。 宣告离婚判决,必须告知当事人在判决发生法律效力前不得另行结婚。 二、法院判决书下来多久执行 对于刑事案件一般是比较严重的,在经过了法院的审判之后就会过一个生效的缓冲期间,过了生效期就会着手执行了。 判决书下达后有十天的生效期,如果十天内没有上诉,那么判决书已经生效。按照看守所做法,一般一个月统一执行一到两次,所以,执行的时间应该在半个月到一个月。《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六十四条规定,罪犯被交付执行刑罚的时候,应当由交付执行的人民法院在判决生效后十日以内将有关的法律文书送达公安机关、监狱或者其他执行机关。 执行程序是我国刑事诉讼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刑事诉讼程序的最后阶段。与一般诉讼执行程序相比较有以下特点: (1)执行的主体是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还包括法律授权的其他机关如监狱等。 (2)执行的依据是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 (3)执行的内容主要有两部分:其一,将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所确定的内容付诸实施而进行的活动;其二,是处理执行过程中的刑罚变更等问题而进行的活动。 (4)执行的原则具有强制性和及时性。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六十四条 罪犯被交付执行刑罚的时候,应当由交付执行的人民法院在判决生效后十日以内将有关的法律文书送达公安机关、监狱或者其他执行机关。 结语 民事诉讼结案后,判决书的领取时间取决于当庭宣判还是定期宣判。当庭宣判的案件,法院会在十日内发放判决书;而定期宣判的案件,在宣判当天即可领取判决书。刑事案件的判决书在生效前有十天的缓冲期,如果没有上诉,判决书即为生效。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交付执行的人民法院在判决生效后十日内将有关法律文书送达公安机关、监狱或其他执行机关。执行程序是刑事诉讼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强制性和及时性。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五章 审判监督程序 第二百五十八条 人民法院按照审判监督程序重新审判的案件,应当在作出提审、再审决定之日起三个月以内审结,需要延长期限的,不得超过六个月。 接受抗诉的人民法院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审判抗诉的案件,审理期限适用前款规定;对需要指令下级人民法院再审的,应当自接受抗诉之日起一个月以内作出决定,下级人民法院审理案件的期限适用前款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三章 第二审程序 第二百三十九条 原审人民法院对于发回重新审判的案件,应当另行组成合议庭,依照第一审程序进行审判。对于重新审判后的判决,依照本法第二百二十七条、第二百二十八条、第二百二十九条的规定可以上诉、抗诉。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21修正):第二编 审判程序 第十三章 简易程序 第一百六十七条 人民法院适用小额诉讼的程序审理案件,可以一次开庭审结并且当庭宣判。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