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灵活就业人员退休工资 |
释义 | 灵活就业人员退休金计算方法和企业职工退休金的计算公式是一样的。 1、月基本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 基础养老金=(全市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退休时本人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1% 2、个人账户养老金=退休时的个人账户储存额÷计发月数(50岁195月、55岁170月、60岁139月) 3、过渡性养老金=(上年度市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建立个人账户制度前缴费年限(视同缴费年限)×1.4% 缴费基数的高低首先影响个人账户余额的多少。毕竟每缴费一个月都会按照缴费基数的8%计入个人账户的。如果个人账户余额是5万元,60岁退休的个人账户计发月数是139个月,这样每月就可以领取个人账户养老金360元左右。 另外,个人缴费基数会影响基础养老金。个人缴费基数与社平缴费基数的比值确定了相应的缴费指数。所有缴费月份缴费年限的缴费指数平均值,会影响基础养老金待遇。基础养老金,如果简单点说,按照60%基数缴费12个月可以领取0.8%的退休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大多数灵活就业人员,都是按60%基数缴费的。这种情况下缴费15年可以领取12%的退休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 基础养老金主要还是看各个地方计算使用的社平工资高低。北京市等很多地区,现在也改称为当年的养老金计发基数。2021年北京市是10534元,而山东省只有6893元,江西省是6306元,确实计算出来的结果也相差很多。 法律依据: 《社会保险法》第十六条 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满十五年的,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缴费至满十五年,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也可以转入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或者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按照国务院规定享受相应的养老保险待遇。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