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对方未签收判决书,该怎么办? |
释义 | 法院对方拒收判决书或谎称未收到诉讼材料,法院可采用留置送达或公告送达。被告拒不到庭,法院可缺席判决。根据《民事诉讼法》第86条,送达人可邀请代表在场并留下诉讼文书,或记录送达过程并留在住所视为送达。若受送达人下落不明或无法送达,可采用公告送达,经60天即视为送达。公告送达应在案卷中记录原因和经过。 法律分析 你好。 1、如果法院判决书对方拒收,拒绝收诉讼材料,法院会适用留置送达或者公告送达;如果被告已经收到诉讼材料且法院有签收记录,但是被告谎称没有收到,不影响案件的审理,如果被告拒不到庭,法院可以缺席判决。 2、法条:《民事诉讼法》第八十六条受送达人或者他的同住成年家属拒绝接收诉讼文书的,送达人可以邀请有关基层组织或者所在单位的代表到场,说明情况,在送达回证上记明拒收事由和日期,由送达人、见证人签名或者盖章,把诉讼文书留在受送达人的住所;也可以把诉讼文书留在受送达人的住所,并采用拍照、录像等方式记录送达过程,即视为送达。第九十二条受送达人下落不明,或者用本节规定的其他方式无法送达的,公告送达。自发出公告之日起,经过六十日,即视为送达。公告送达,应当在案卷中记明原因和经过。 拓展延伸 如何处理对方未签收的判决书? 当对方未签收判决书时,您可以采取以下步骤来处理这种情况。首先,确认判决书是否已经正式送达对方,如果是,请确保送达方式符合法律规定。其次,可以尝试与对方进行沟通,了解其未签收的原因,并尽可能解决任何可能存在的误解或疑虑。如果对方拒绝签收或无法联系到对方,您可以向法院提交请求,要求进行重复送达或通过其他合法途径通知对方。如果对方仍然未签收判决书,您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以确保判决书的有效执行。请注意,在整个过程中,您可能需要咨询专业的法律意见,以确保您的行为合法有效。 结语 根据以上情况,您可以采取适当的措施来处理对方未签收判决书的情况。确保判决书的合法送达是关键,您可以与对方进行沟通,解决可能存在的误解或疑虑。如果对方拒绝签收或无法联系到对方,您可以向法院申请重复送达或通过其他合法途径通知对方。如仍然无法解决,您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以确保判决书有效执行。在整个过程中,建议咨询专业的法律意见,以确保您的行为合法有效。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21修正):第二编 审判程序 第十二章 第一审普通程序 第五节 判决和裁定 第一百五十五条 判决书应当写明判决结果和作出该判决的理由。判决书内容包括: (一)案由、诉讼请求、争议的事实和理由; (二)判决认定的事实和理由、适用的法律和理由; (三)判决结果和诉讼费用的负担; (四)上诉期间和上诉的法院。 判决书由审判人员、书记员署名,加盖人民法院印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五章 审判监督程序 第二百五十八条 人民法院按照审判监督程序重新审判的案件,应当在作出提审、再审决定之日起三个月以内审结,需要延长期限的,不得超过六个月。 接受抗诉的人民法院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审判抗诉的案件,审理期限适用前款规定;对需要指令下级人民法院再审的,应当自接受抗诉之日起一个月以内作出决定,下级人民法院审理案件的期限适用前款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五章 审判监督程序 第二百五十六条 人民法院按照审判监督程序重新审判的案件,由原审人民法院审理的,应当另行组成合议庭进行。如果原来是第一审案件,应当依照第一审程序进行审判,所作的判决、裁定,可以上诉、抗诉;如果原来是第二审案件,或者是上级人民法院提审的案件,应当依照第二审程序进行审判,所作的判决、裁定,是终审的判决、裁定。 人民法院开庭审理的再审案件,同级人民检察院应当派员出席法庭。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