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外地人如何办理兵役证? |
释义 | 兵役登记需本人到户口所在社区或街道武装部办理。离开常住户口所在地超过1个月的应征公民需报告去向和联系方式,并按通知返回应征。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应督促按时应征并提供方便。办理需带身份证、学历证明、照片到兵役登记站。已登记并领取兵役证的需履行年度审证手续。街道武装部签署审验意见并加盖章。办理时间根据上级规定。兵役登记包括应征、缓征、免征、不征、拒征、已征、转服预备役、免服预备役、不服预备役。 法律分析 兵役登记不可以异地办理,需要到本人户口所在的社区居委会或街道武装部办理。 预定征集的应征公民离开常住户口所在县、市1个月以上的,应当向所在基层人民武装部报告去向和联系办法,并按照兵役机关的通知及时返回应征。预定征集的应征公民所在的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应当督促其按时应征,并提供方便。 流程如下:办理:须带本人身份证、学历证明、本人近期免冠一寸照片两张到本街道兵役登记站进行兵役登记。历年已登记并已领取《兵役证》的适龄公民,应携证履行兵役登记年度审证手续。领证:由街道人民武装部填写兵役登记表报区兵役机关,区兵役机关发放《兵役证》。审证:对历年领取兵役证的适龄对象,兵役登记时,由街道人民武装部签署审验意见并加盖审验章。办理时间:根据上级兵役机关统一规定时间办理。 兵役登记的结论: (1)应征是指经兵役登记初步确定符合征集条件的适龄男性公民。 (2)缓征是有其他特殊情况的适龄男性公民。 (3)免征是指有严重生理缺陷或者残疾、有其他严重传染性疾病不宜征集的适龄男性公民。 (4)不征是指被羁押或者正在受侦查、起诉、审判的或者被判处徒刑、拘役、管制正在服刑的以及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适龄男性公民。 (5)拒征是指经过教育仍拒绝参加兵役登记、领取兵役证或者被确定为符合征集条件而拒绝参加体格检查和应征入伍的适龄男性公民。 (6)已征是指当年被征集入伍的对象。 (7)转服预备役是指22周岁的适龄男性公民未被征集又符合服预备役条件的 (8)免服预备役是指22周岁的适龄男性公民未被征集又因身体原因不符合服预备役条件的。 (9)不服预备役是指22周岁的适龄男性公民未被征集又不符合服预备役政治条件的。 结语 兵役登记的结论:兵役登记需要前往本人户口所在的社区居委会或街道武装部办理,异地办理不被接受。预定征集的应征公民需报告离开常住户口所在地及时返回,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应提供方便并督促按时应征。办理兵役登记需携带身份证、学历证明和照片,街道人民武装部填写登记表报区兵役机关,经审验后发放《兵役证》。应征、缓征、免征、不征、拒征、已征、转服预备役、免服预备役、不服预备役是兵役登记的不同结论。办理时间根据上级兵役机关规定。 法律依据 《征兵工作条例》第十一条规定:县、市兵役机关,在每年9月30日以前,应当组织基层单位对当年12月31日以前年满18岁的男性公民进行兵役登记。 达到服兵役年龄的男性公民,应当按照县、市兵役机关的通知进行兵役登记。接到通知后,本人因特殊原因不能亲自前往登记的,可以书面委托其亲属或者所在单位代为登记。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