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一般包括以下几类: 1、农业生产性基础设施:主要指现代化农业基地及 农田水利建设; 2、农业生活性基础设施:主要指饮水安全、农村 沼气、农村道路、农村电力等 基础设施建设; 3、生态环境建设:主要指 天然林资源保护、防护林体系、种苗工程建设,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和建设、湿地保护和建设、退耕还林等农民吃饭、烧柴、增收等当前生计和长远发展问题; 4、农村社会发展基础设施:主要指有益于农村 社会事业发展的基础建设,包括农村义务教育、农村卫生、农村文化基础设施等。 为发展农村生产和保证农民生活而提供的公共服务设施的总称。包括交通邮电、 农田水利、供水供电、 商业服务、园林绿化、教育、文化、卫生事业等生产和生活服务设施。它们是农村中各项事业发展的基础,也是农村经济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应该与农村经济的发展相互协调。 综上所述,为发展农村生产和保证农民生活而提供的公共服务设施都属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第三条 国家把农业放在发展国民经济的首位。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基本目标是:建立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农村经济体制,不断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提高农业的整体素质和效益,确保农产品供应和质量,满足国民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生活改善的需求,提高农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缩小城乡差别和区域差别,建设富裕、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逐步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