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应对婚姻欺诈的方法 |
释义 | 婚姻诈骗的处理及判定标准:积极收集证据报警,提供相关证据;婚姻诈骗需以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骗取财物,涉及较大数额的可能涉及诈骗罪。判定婚姻诈骗犯罪需考虑犯罪故意产生时间、采取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行为方式、财产所有权归属等因素。诈骗罪的构成要件包括犯罪客体、客观方面、主体和主观方面。 法律分析 一、婚姻诈骗怎么处理 1、婚内诈骗的处理可以是积极收集证据报警,提供被对方诈骗的相关证据。婚姻诈骗是以借婚姻索取财物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他人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严重者可能涉及诈骗罪。 2、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二、怎么才算婚姻诈骗犯罪 1、从犯罪故意产生的时间上看,以婚骗财的诈骗犯罪的犯罪故意往往产生在婚姻关系成立之前,具有非法占有他人钱财的犯罪故意是认定婚姻诈骗犯罪的重要构成要件。 2、在客观行为上,采取了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了被害人的信任。通过欺骗手段获取财物之后,行为人将财物用于个人挥霍。为了掩盖诈骗事实,更加取得被害人的信任,行为人有时也会将骗取的钱财少量花在被害人身上,但钱财在实质上仍被行为人个人控制和支配 3、从骗取的财产的所有权上看,所骗取的财产是一方婚前财产或是与被害人有关系的其他人的财产,并非属于婚姻关系成立后,“夫妻”双方的共同财产。案发后,参考被害人的态度,司法机关可以考虑是否有追诉犯罪的必要,以达到法制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 三、诈骗罪的鉴别标准是怎样的 实施诈骗行为,符合以下构成要件的,就可以认定为诈骗罪: 1、犯罪客体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所有权。 2、犯罪客观方面 本罪在客观上表现为使用欺诈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 3、犯罪主体 本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凡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 4、犯罪主观方面 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 结语 婚姻诈骗是一种以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为手段,骗取他人财物的行为。对于婚内诈骗,可以积极收集证据报警,并提供相关证据。根据《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可处以刑罚。判断婚姻诈骗犯罪需要考虑犯罪故意产生时间、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手段以及财产所有权等因素。诈骗罪的鉴别标准包括犯罪客体、客观方面、主体和主观方面。在处理婚姻诈骗案件时,需要综合考虑法制效果和社会效果。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章 一般规定 第四百六十五条 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护。 依法成立的合同,仅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章 一般规定 第四百六十六条 当事人对合同条款的理解有争议的,应当依据本法第一百四十二条第一款的规定,确定争议条款的含义。 合同文本采用两种以上文字订立并约定具有同等效力的,对各文本使用的词句推定具有相同含义。各文本使用的词句不一致的,应当根据合同的相关条款、性质、目的以及诚信原则等予以解释。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章 离婚 第一千零九十二条 夫妻一方隐藏、转移、变卖、毁损、挥霍夫妻共同财产,或者伪造夫妻共同债务企图侵占另一方财产的,在离婚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对该方可以少分或者不分。离婚后,另一方发现有上述行为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再次分割夫妻共同财产。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