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年收入五万应如何购房?专家出三招帮你策划买房 |
释义 | 王女士的买房困扰 随着房地产的不断升温,26岁的王女士夫妻也禁不住想拥有属于自己的家。她说:“现在我们夫妻二人年收入约5万元,生活费等消耗约在2.4万元至3万元,这样,我们每年节余大概在2万元至2.6万元。现在,我们的房子是租的,月租金600元。我俩正考虑购买新房,并计划两年内生育小孩。但我们只有8万元存款,还贷对未来生活是否会造成影响,我也拿不准,所以该买不该买房还很犹豫。” 如此计划不现实 带着王女士的疑问,记者请交行理财师艾女士对她家的财务状况进行了分析。他们相中的那套房子售价26万,新房的首期付款大概是8万元。而且,新房的装修、及其他相关开销,最少要在5万。如果他们贷款18万元20年还清,每月还贷的支出每月约1100元,而且其上升趋势仍在延续。在这种情况下,他们需要慎重考虑购买新房所带来的财务负担。此外,考虑到他们目前已筹划两年内生育等相关的事宜,例如3人家庭的日常开支每月2000元、孩子上幼儿园每月1000余元的费用等。而从长远来说养育小孩的资金更是不能不及早计划。 所以,虽然他们的年收入在5万元,也属于中等收入人群了,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如果他们按照计划──即短时间内既购买大房子,又生儿育女的话,恐怕每月收入与支出相抵,没有多余周转资金,经济压力会很大。 谋划到位生活轻松 在进行以上分析后,如何进行积极而又稳健的投资计划,去实现买房和要孩子的理财目标呢? 建议一:降低购房标准 不妨先购置一处建面年限在1989年之后的、面积在四五十平方米的小户型二手住房,售价在15万元左右。这样,她不但可省下近万元的进户费,也可节省下一部分装修费。在付出4.5万元的首付款之后,一般来说两万元足以使旧屋焕新颜,将租房时家里的电器、家具搬进新家即可。如此这般后,她手里还可拥有1.5万元的存款。同时,她可利用住房公积金贷款10万元,如选择20年贷款期限,她每月需偿还银行贷款约600余元,经济压力较小。如想进一步减轻还贷压力,还可在贷款两个月之后,用公积金账户里的余额冲抵贷款本金或提取装修款。 建议二:理财手段多样化 如果王女士夫妻就要一步到位住进理想的住房,那么他们应以稳健型的积累为主,尽量规避风险,不宜进行激进型的投机。假设他们日后生活上相对要比较节省,以下几点建议可供他们参考。 应有3万元应急金:这对日后增强家庭的抗风险能力有很大帮助,可以较为从容地应对将来的生活;再者,足够的应急金,对一个家庭而言,是非常必要的。 稳健投资:选择投资品种的要求是在能获得较高收益率的同时,必须保证较强的流动性和本金的安全性。因此,他们可以将大部分的储蓄购买“现金增值基金”,这既能获得比银行存款高的利息,也容易变现。此外,适当选择投资黄金、债券等低风险理财品种,当金融资产上升到一定比例后,也可以考虑适当增加股票等其他方面的投资。 如此这般持续理财,她家的小金库额度预计在4年后即可达到18~20万元。此时,再作购房、育儿计划。 建议三:让房子跟着人走 如果夫妻二人不想推迟育儿计划,那么就不妨改变理财观念,让房子跟着人走。在怀孕期、育儿初期,可在王女士单位附近租房,这样她上班、照顾孩子较为方便;当孩子上幼儿园时,可在幼儿园及她单位的中间地带租房;孩子上学后,便可将家搬到学校附近……因为房子是为人服务的,我们要最大限度地利用房子,而不是为其所累。中国人喜欢花一生的积蓄置一套不动产,一辈子呆在一个地方不动,最后反而受房子的拖累,想换房也没有机会或经济能力。其实,租房不仅是一种生活态度,也是一种理财之道。目前一些人毅然决定卖掉自己仅有的一套房,开始“颠沛流离”的租房生涯。他们住在别人的房子里,用卖掉房子的钱投资做自己想做的事。(BJF04) 一、扣除政策分析 首套房贷款利息:每年按1.2万元标准定额扣除 ——征求意见稿规定: 纳税人本人或配偶使用商业银行或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为本人或其配偶购买住房,发生的首套住房贷款利息支出,在偿还贷款期间,可以按照每年12000元标准定额扣除。经夫妻双方约定,可以选择由其中一方扣除。 ——专家解读: 甘犁认为,将扣除范围限定于首套房贷款利息支出,是为了与分城施策的房地产调控政策相衔接,兼顾调控效果,体现房住不炒的中央精神,更好地保障基本居住需求。 此外,目前商业银行贷款月均利息约1025元到1189元,征求意见稿规定每月1000元的扣除标准,与此较为接近。甘犁分析,从国际上看,韩国、墨西哥、意大利等国房贷利息扣除限额占人均月工资约10%到15%,上述扣除标准约占我国人均月工资15%,处于较高水平。 采取定额扣除而不是限额内据实扣除,主要考虑贷款利息支出每月变动,如采取限额以内据实扣除,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需每月调整扣除额,将大大增加征纳双方负担;此外,住房贷款利息支出年度间不均衡,前期利息支出超过扣除限额,后期低于扣除限额,如果采取限额以内据实扣除,纳税人无法充分享受扣除政策。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