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矫正人员对方司法局可以投诉吗
释义
    矫正人员对方司法局可以投诉。判缓刑后司法局不接收的,可以向公安机关投诉。判了缓刑司法局不接受,不影响法院判决。法院判缓刑的,司法局无权不接收。当然,如果犯罪人不居住在该司法局辖区的,法院应当将犯罪人移送其居住地的司法局执行。对矫正对象的接收是一项严肃、严格的法律程序,以权力机关作出的生效判决、裁定或决定为依据,以法律文书和相关材料为载体,以履行法律手续为表现形式,因此司法局应当接收。
    一、缓刑是怎么执行的?
    缓刑,也称为暂缓执行刑罚,指人民法院对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根据其犯罪情节和认罪、悔罪表现,认为原判刑罚可以暂缓执行,规定一定期限的考验期,在考验期内没有发生法定的撤销缓刑的情形、原判刑期不再执行的一种刑罚执行制度。如果违反法律规定或再犯罪的,人民法院会撤销其缓刑,收监执行。所以,是否判缓刑,须经人民法院依法审理,法官会根据其犯罪的事实、情节、认罪悔罪态度及社会危险性,确实是否适用缓刑。
    关于缓刑的执行,犯罪嫌疑人携执行通知到司法局去报到,司法局会出具报到单,持报到单到具体经办的司法所去,接受社区矫正。
    二、有案底对子女有影响吗
    有案底对其子女是有影响的。影响具体如下:
    1、公务员考试对报考人本身做了条件的规定,直系亲属中有犯严重刑事犯罪的,影响其子女报考国家公务员;
    2、只有当报考人报考的是人民警察的岗位,父母又正在接受刑罚的才会受到影响;
    3、已经过了刑罚的不受影响,刑事处罚记录可以在公安机关、检察院、法院查询。被判缓刑的人也可以在司法局找到。
    犯罪人员犯罪记录制度的主要内容如下:
    1、建立犯罪人员信息库;
    2、建立犯罪人员信息通报机制;
    3、规范犯罪人员信息查询机制;
    4、建立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
    5、明确违反规定处理犯罪人员信息的责任。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社区矫正实施办法》第六条社区矫正人员应当自人民法院判决、裁定生效之日或者离开监所之日起十日内到居住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报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应当及时为其办理登记接收手续,并告知其三日内到指定的司法所接受社区矫正。发现社区矫正人员未按规定时间报到的,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应当及时组织查找,并通报决定机关。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9 3:2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