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业绩不达标加班合理吗?
释义
    劳动合同约定业绩不达标时可扣工资,但扣款不得低于最低工资标准;如合同无约定或不明确,用人单位不得擅自扣工资;劳动者可协商、调解、仲裁或诉讼解决劳动纠纷;劳动合同约定违反法律规定无效。劳动者应明确合同条款以避免纷争。根据《劳动法》第50条,工资应按时支付且不得克扣拖欠。
    法律分析
    得看回劳动合同是否有相关约定而定。具体内容如下:
    1、如果劳动合同约定,在业绩不达标时,可以根据用人单位规章制度扣钱的,那就可以扣钱。扣钱后的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的工资标准,但如果双方在损失发生后另有约定的除外。
    具体而言,就是一个月扣工资不能超过当月工资的20%,并且扣除后的剩余部分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若扣除后的剩余工资部分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就按最低工资标准支付。
    2、其实,现在很多公司就是已经给出个底薪,业绩是另外划出一部分资金,作为考察员工的工作表现。但要是公司规定的达标的业绩远远无法在规定的时间内做完的,公司员工还可以就协议的内容要求重新协商处理。要是协商不下来的,就采取劳动纠纷的解决办法,通过调解、仲裁等有劳动部门介入的方式处理,要实在不行的就可以找法院起诉。
    3、如果合同中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的,那么在业绩不达标时,用人单位不可以擅自根据规章制度克扣工资。若遭遇此情况,可向劳动监察大队投诉处理或提起劳动仲裁处理解决。
    通常上,关于业绩的问题,公司一般会跟劳动者在合同中说好,所以,劳动者在答应签订劳动合同的时候尽量明确里面的条款,避免今后产生不必要的纷争。
    根据《劳动法》第50条规定:“工资应当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无故拖欠。”食品销售公司与张某签订的劳动合同中关于张某未完成销售任务,用人单位不支付报酬的约定违反了法律规定,应属无效。
    拓展延伸
    加班是否应成为解决业绩不达标的唯一途径?
    加班是否应成为解决业绩不达标的唯一途径?这个问题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争议。在某些情况下,加班可能是一种有效的手段,可以帮助员工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工作效率,从而达到业绩目标。然而,过度依赖加班可能会带来一系列负面影响。长时间的工作可能导致员工身体和心理健康问题,增加工作压力,降低工作满意度。此外,加班并不能解决业绩不达标的根本问题。应该从更广泛的角度考虑,包括改善工作流程、提供培训和支持、设定合理的目标等。因此,加班应该作为解决业绩不达标的一种选择,但不应成为唯一的途径。
    结语
    根据劳动合同的约定,用人单位在业绩不达标时可以扣除工资,但扣除后的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若合同中未约定或约定不明,用人单位不可擅自扣除工资,可寻求劳动部门介入解决。劳动者应在签订合同时明确条款,避免纷争。加班虽可是解决业绩问题的一种选择,但不应成为唯一途径,应从多个角度考虑解决方案。根据《劳动法》第50条规定,工资应按时支付,不得克扣或拖欠。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二章 劳动合同的订立 第二十五条 【违约金】除本法第二十二条和第二十三条规定的情形外,用人单位不得与劳动者约定由劳动者承担违约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二章 劳动合同的订立 第二十二条 【服务期】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提供专项培训费用,对其进行专业技术培训的,可以与该劳动者订立协议,约定服务期。
    劳动者违反服务期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违约金的数额不得超过用人单位提供的培训费用。用人单位要求劳动者支付的违约金不得超过服务期尚未履行部分所应分摊的培训费用。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服务期的,不影响按照正常的工资调整机制提高劳动者在服务期期间的劳动报酬。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九十三条 【无营业执照经营单位的法律责任】对不具备合法经营资格的用人单位的违法犯罪行为,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劳动者已经付出劳动的,该单位或者其出资人应当依照本法有关规定向劳动者支付劳动报酬、经济补偿、赔偿金;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18:0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