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探讨交通事故中五五责任如何划分及赔偿问题 |
释义 | 交通事故中的责任赔偿原则及交通事故认定程序。根据交通事故的情况,机动车与机动车之间的事故,各自承担50%的责任;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或行人之间的事故,机动车先赔偿对方的损失,剩余部分双方各自承担50%的责任。交通事故认定书应包含事故的基本事实、成因、当事人的责任,并及时送达当事人。交通事故责任认定后,可按法律规定进行赔偿处理。 法律分析 一、交通事故中五五责任怎么赔偿? 1、如果事故参与各方均为机动车辆,事故的财产损失和人伤费用在交强险的分项责任限额内赔偿(你赔对方的损失,你的损失由对方赔偿)以后,剩余的不足部分相加,各自承担50%。 2、如果一方是机动车,另一方是非机动车或者是行人,则机动车一方,在交强险责任限额内先赔偿对方的财产损失和人伤费用,对方的不足费用与机动车方的损失之和,由方双各承担50%。 二、交通事故责任认定情况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三条,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交通事故现场勘验、检查、调查情况和有关的检验、鉴定结论,及时制作交通事故认定书,作为处理交通事故的证据。交通事故认定书应当载明交通事故的基本事实、成因和当事人的责任,并送达当事人。交通事故认定书的内容: 1、除未查获交通肇事逃逸人、车辆的或者无法查证交通事故事实的以外,交通事故认定书应当载明以下内容 (1)交通事故当事人、车辆、道路和交通环境的基本情况; (2)交通事故的基本事实; (3)交通事故证据及形成原因的分析; (4)当事人导致交通事故的过错及责任或者意外原因。 2、未查获交通肇事逃逸人和车辆,交通事故损害赔偿当事人要求出具交通事故认定书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可以在接到交通事故损害赔偿当事人的书面申请后十日内制作交通事故认定书,载明交通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受害人情况及调查得到的事实,有证据证明受害人有过错的,确定受害人的责任;无证据证明受害人有过错的,确定受害人无责任。并送达交通事故损害赔偿当事人。 3、对无法查证交通事故事实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制作交通事故认定书,载明交通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当事人情况及调查得到的事实,分别送达当事人。 交通事故发生后,可以按照法律上规定的责任情况来进行处理,特别是对于交通事故发生后由于双方的原因造成的,是需要由双方共同承担赔偿的,涉及到一方原因导致的,那么可以由一方在保险赔偿限额的范围内进行处理和赔偿。 结语 交通事故中的赔偿责任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对于交通事故中双方均为机动车辆的情况,财产损失和人伤费用在交强险责任限额内赔偿后,剩余的不足部分由各方各自承担50%。而如果一方是机动车,另一方是非机动车或行人,机动车一方应先在交强险责任限额内赔偿对方的损失,剩余不足费用与机动车方的损失之和由双方各自承担50%。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会根据勘验、检查、调查情况制作交通事故认定书,明确交通事故的基本事实、成因和当事人的责任。双方应按照法律规定的责任情况进行处理和赔偿。 法律依据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七章 认定与复核 第一节 道路交通事故认定 第五十九条 道路交通事故认定应当做到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适用法律正确、责任划分公正、程序合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五章 交通事故处理 第九十三条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对经过勘验、检查现场的交通事故应当在勘查现场之日起10日内制作交通事故认定书。对需要进行检验、鉴定的,应当在检验、鉴定结果确定之日起5日内制作交通事故认定书。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2021修正):第五章 交通事故处理 第七十五条 医疗机构对交通事故中的受伤人员应当及时抢救,不得因抢救费用未及时支付而拖延救治。肇事车辆参加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的,由保险公司在责任限额范围内支付抢救费用;抢救费用超过责任限额的,未参加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或者肇事后逃逸的,由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先行垫付部分或者全部抢救费用,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管理机构有权向交通事故责任人追偿。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