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养老金缴费多与少有什么区别 |
释义 | 缴费多那么缴纳的基数就高,进入个人账户里的钱就多,反之缴纳的少,到退版休领取的就少,退休金的权多少是和账户存储额、缴费年限密切相关的。 累计缴费年限在10年或15年以上,并且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就能够享受养老金待遇,但是缴费年限越长,缴费金额越多,今后的养老金也就越多,反之则少。 一、女职工28年工龄50岁退休工资 领取退休金跟工龄没有多大关系,退休金领取,有这样计算养老金公式:社平工资x20%+个人帐户x1/120之和,显然跟社平和个人交纳金额有直接关系。需要注意的是,3个因素决定你是否能拿到更多的养老金:1)退休时上一年度所在省区平均工资。各省平均工资每年都在增长,养老金也会随之增加。换句话说,退休时间越晚,拿的养老金越多。2)本人缴费年限。国家规定是15年,但缴费年限越长,基数越大,养老金也就越多。3)个人账户储存额。缴费金额越多,领取的养老金越多。 二、怎么交社会养老保险最划算 我国职工养老保险是一种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制度体系,不仅强调社会互助救济功能,也强调个人账户激励因素。在同等条件下,缴费年限越长,退休时领取的养老金也越多。一般人的工作时间为25年至35年,根据现行的社保缴费政策,达到退休年龄、缴费年限满15年即可办理退休,越早参加职工养老保险,缴费年限越长,养老金水平也就越高。年轻时候不参保,到中年才参保,那缴费年限增加的空间就明显降低。 三、工龄满30年和不满30年有什么区别 如果按照老制度办理退休的人员,工龄满30年以上和不满30年的人的确有差别,因为那时养老金的计算方式是按照本人退休前工资、加上工龄来享受相应的比例待遇,基本上每满5年一个档次,比如25年工龄和30年工龄享受的比例是不一样的,一般相差5%左右;但自从2014年10月,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全部开始缴纳社会保险以后,就以缴费年限来代替了工龄的概念,但是国家承认的工龄是可以视同为缴费年限,视同缴费年限和实际缴费年限之和,就是缴费年限,也就相当于过去的工龄。 达到法定的退休年龄,养老保险达到规定的缴费年限,可以办理退休,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这是社保法对于退休条件作出的基本规定,目前我国的养老金是按照缴费缴费基数、缴费年限、个人账户资金余额、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等来综合计算。除了其它因素以外,缴费年限可以影响基础养老金,同时也会影响个人账户高低,从而影响个人账户养老金。基础养老金是按照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平均缴费指数工资之和的平均值来作为计发基数,每缴费满一年发给1%的基础养老金。如果工龄在29年那么就是按照计发基数来乘以29年,如果是30年就要乘以30年。比如计发基数是每缴费一年为60元,那么29年就是1740元,30年就是1800元,每多一年缴费年限就多60元,如果加上个人账户养老金,大概每多一年缴费年限,每月养老金多接近100元。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