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上海保障性租赁住房和公租房区别 |
释义 | 上海保障性租赁住房和公租房区别如下: 1、申请条件不同:公租房的申请条件较为严格,申请人需要符合一些特定的条件,如在上海市缴纳社保满一定年限、无房或住房条件较差、家庭收入不超过本市平均工资等。而保障性租赁住房的申请条件相对宽松,一般是面向有住房需求的困难群体,如新就业人员、退役军人、境外人才等; 2、租金标准不同:公租房的租金标准是市场租金的70%左右,相对较低;而保障性租赁住房的租金标准则是市场租金的80%左右,相对较高; 3、管理机构不同:公租房由政府部门负责管理,包括公租房的保障对象的审核、租金的收取、维修等;而保障性租赁住房的管理机构则是由开发商或运营机构负责,政府部门仅进行监管。 上海市保障性租赁住房标准主要包括: 1、房源面积:保障性租赁住房的房源面积应当符合当地住房面积标准,一般为不低于6平方米的单间或不低于18平方米的一室一厅; 2、装修标准:保障性租赁住房应当符合居住标准,装修标准应当符合当地的建筑、环保、消防等相关规定; 3、租金标准:保障性租赁住房的租金应当比市场租金低,具体租金标准由当地政府制定。在上海市,保障性租赁住房租金一般不高于当地市场租金的70%; 4、家庭条件:符合条件的家庭包括低保家庭、特困家庭、低收入家庭等,具体条件由当地政府制定; 5、租赁期限:保障性租赁住房的租赁期限一般为5年,可以根据家庭情况和政策变化进行延长或者缩短。 综上所述,不同地区的保障性租赁住房标准可能有所不同,具体的标准以当地政府相关规定为准。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七百零七条 租赁期限六个月以上的,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当事人未采用书面形式,无法确第七百零七条 租赁期限六个月以上的,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当事人未采用书面形式,无法确定租赁期限的,视为不定期租赁。定租赁期限的,视为不定期租赁。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