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法律规定的民主监督的作用是什么?
释义
    对国家 :
    有利于机关工作人员依法办事,把群众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提高工作效率;有利于扩大透明度,防止腐败,提供政府的威信;有利于增强 党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对公民:
    有利于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有利于公民增强公民的民主参与意识,培养公民的主人翁意识,调动公民的积极性,是只投身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去;有利于体现人民当家作
    法律分析
    对国家 :
    有利于机关工作人员依法办事,把群众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提高工作效率;有利于扩大透明度,防止腐败,提供政府的威信;有利于增强 党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对公民:
    有利于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有利于公民增强公民的民主参与意识,培养公民的主人翁意识,调动公民的积极性,是只投身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去;有利于体现人民当家作
    公民民主监督的四种方式
    公民民主监督的四种方式如下:1、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通过人大代表或各级人大常委会反映行使。
    2、信访举报制度,通过电话、信访等方式向有关部门举报或反映。
    3、舆论监督制度,通过新闻媒体监督。
    4、参加监督听证会、民主评议会、网上评议政府等活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五十一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群众监督的作用和意义
    群众监督就是人民群众对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所进行的监督。进一步畅通检举控告渠道,发挥群众监督作用,能够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对党的信任和信心,厚植党的执政根基。因为党的宗旨使命是为人民服务。人民群众参与监督的意义在于这是一种宗旨使命决定的必然要求。服务得好不好自有人民评说,人民群众有义不容辞的监督责任和权利,这也是人民群众的自然要求。
    我国《宪法》规定,国家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人民群众是国家的主人,因此对国家机关,特别是行政机关进行监督是法律赋予公民的基本权利之一。并且《宪法》还规定了我国公民的几种基本权利,其中就包括监督权,即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有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检举并依法取得赔偿的权利。
    法律依据
    法律依据: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第二条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和地方委员会的工作
    
     该内容由 倪爱民律师 和 律说律答 共创回答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3 20:4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