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企业信用评级怎么实现? |
释义 | 信用评级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评估方法。定性用以考量企业面临的内外部发展环境,指标方面一般包括宏观经济环境、区域资源优势、行业现状及风险、政府支持、股权结构、战略规划、公司治理、信用记录、抗风险能力等。定量指标为企业财务状况的分析,包括资本结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发展能力,常用的衡量指标有资产负债率、净资产收益率、EBITDA利息倍数、经营性现金流量比全部债务、经营活动现金流入量偿债倍数等,用以综合衡量企业的偿还债务的能力和违约风险的高低。 评估机构会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对企业进行信用等级评定,如果该企业被评为较高信用等级,那么后续企业在融资过程中向银行等金融机构贷款就可以很容易获得放款,但如果企业的信用等级不佳,不仅是金融机构,其他融资渠道也会受到影响。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纳税信用管理办法(试行)》 第十条 纳税信用信息包括纳税人信用历史信息、税务内部信息、外部信息。 纳税人信用历史信息包括基本信息和评价年度之前的纳税信用记录,以及相关部门评定的优良信用记录和不良信用记录。 税务内部信息包括经常性指标信息和非经常性指标信息。经常性指标信息是指涉税申报信息、税费款缴纳信息、发票与税控器具信息、登记与账簿信息等纳税人在评价年度内经常产生的指标信息;非经常性指标信息是指税务检查信息等纳税人在评价年度内不经常产生的指标信息。 外部信息包括外部参考信息和外部评价信息。外部参考信息包括评价年度相关部门评定的优良信用记录和不良信用记录;外部评价信息是指从相关部门取得的影响纳税人纳税信用评价的指标信息。 《纳税信用管理办法(试行)》 第三条 本办法适用于已办理税务登记,从事生产、经营并适用查账征收的企业纳税人以下简称纳税人。 扣缴义务人、自然人纳税信用管理办法由国家税务总局另行规定。 个体工商户和其他类型纳税人的纳税信用管理办法由省税务机关制定。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