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法律分析:评级机构的存在是为了提供客观、中立的评估服务,但评级机构是否存在不当行为,需要具体分析具体情况,看是否符合法律规定。 法律依据: 1.《信用评级管理办法》第五条规定,信用评级机构应当遵循公正、客观、独立、科学的原则,不得违反法律、法规和信用评级行业规范。 2.《公司债券发行与交易管理办法》第二十条规定,信用评级机构应当依法履行职责,不得从事以下行为:(1)伪造评级报告、剽窃他人评级报告、篡改评级报告;(2)利用内幕信息、误导信息、虚假信息进行评级;(3)接受被评级对象的不当影响行为,干扰评级活动的独立性和客观性。 3.《证券法》第六十八条规定,信用评级机构应当披露评级标准和方法,对评级结果负责,并保证评级报告真实、准确、完整、及时。 4.《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二条规定,评估人在评估过程中,应当遵循公正、客观、准确、独立的原则。评估人违反这些原则,造成他人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总结:评级机构应当遵循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不得从事不当行为,否则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