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酒后无意识袭警定罪吗 |
释义 | 酒后无意识袭警是否定罪需要根据具体情节来决定。 1、酒后无意识袭警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五十条,处警告或者二百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以罚款。 2、酒后无意识袭警造成严重后果的可能构成妨害公务罪、袭警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使用枪支等手段,严重危及其人身安全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行为人酒后袭击警察,这种行为属于妨碍警察公务违法行为,如果袭击警察,并且导致 警察收到伤害,根据我国法律里面的相关规定,这种酒后袭击警察并且导致警察受伤,应该按照行为人暴力妨碍公务来处理。 妨害公务罪的构成要件有:本罪侵犯的客体: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机关、红十字会等正常的公务活动; 本罪的客观方面:本罪在客观上表现为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人大代表、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国家安全机关、公安机关依法执行职务的行为。 主要有四种情形: (1)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行为; (2)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依法执行职务的行为; (3)在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中,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依法履行职责的行为; (4)故意阻碍国家安全机关、公安机关依法执行国家安全工作任务,虽未使用暴力、威胁方法,但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 3.本罪的犯罪主体:本罪的犯罪主体为一般主体; 4.本罪的主观方面:本罪的主观方面是故意。 袭警罪的构成要件有: (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人民警察正常的执法管理活动。侵害的对象,是依法正在 执行职务的人民警察。 (2)、主体要件,主体为一般主体。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且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 (3)、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即明知对方是正依法执行职务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红十字会工作人员,而故意对其实施暴力或者威胁,便其不能执行职务。 (4)、客观要件,本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或履行职责的行为或者虽未使用暴力、威胁方法,但是严重影响国家安全机关、公安机关的国家安全工作的行为。 法律依据 《刑法》 第十八条: 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强制医疗。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醉酒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第二百七十七条: 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罚金。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依法执行代表职务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在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中,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依法履行职责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故意阻碍国家安全机关、公安机关依法执行国家安全工作任务,未使用暴力、威胁方法,造成严重后果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暴力袭击正在依法执行职务的人民警察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使用枪支、管制刀具,或者以驾驶机动车撞击等手段,严重危及其人身安全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