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基准利率和一般利率有什么联系 |
释义 | 基准利率是中央人民银行规定下属各金融机构各项存、贷款的初始利率。 一般利率是指金融机构按一般标准发放贷款或吸收存款所执行的利率。 一、实际利率、公定利率与官定利率 1、实际利率是指以货币能够交换到的商品或劳务表示的利息与本金额的比率,也就是剔除了通货膨胀因素以后的真实利率。 2、公定利率是介乎市场利率与官定利率之间、由非政府部门的金融行业自律性组织(如银行公会)所确定的利率。这种利率的约束范围有限,一般只对该公会会员有约束力。相比之下,公定利率与市场利率之间的关系要更密切一些。 3、官定利率是指金融管理当局或中央银行确定的、体现政府意向的利率。 官定利率主要包括两种利率: 第一类是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的再贷款和再贴现利率; 第二类是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存贷款利率进行直接管制和对直接金融市场上债券利率直接管制所形成的利率。 官定利率产生的原因,是因为利率本身是政府对经济进行调控的杠杆,金融管理当局或中央银行担负着使利率水平维持在一定水平上以实现政府对经济进行调控的职责。 二、基准利率定价法 基准利率定价法是选择合适的基准利率,银行在此之上加一定价差或乘上一个加成系数的贷款定价方法。 根据基准利率定价法的基本原理,银行对特定客户发放贷款的利率公式一般为: 贷款利率=基准利率+借款者的违约风险溢价+长期贷款的期限风险溢价 公式中后两部分是在基准利率基础上的加价。违约风险溢价的设定可使用多种风险调整方法,通常是根据贷款的风险等级确定风险溢价。不过,对于高风险客户,银行并非采取加收较高风险溢价的简单做法,因为这样做只会使贷款的违约风险上升。因此,面对较高风险的客户,银行大多遵从信贷配给思想,对此类借款申请予以回绝,以规避风险。如果贷款期限较长,银行还需加上期限风险溢价。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