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怎样提炼观点、运用素材
释义
    (一)提炼观点和要义
    有针对性地确定了公诉意见书需要阐明的重点问题后,还应在分析被告人犯罪事实的基础上,提炼出正确、鲜明的观点。鲜明的观点来源于对犯罪事实的分析,从分析事实到产生观点,其间的分析说理要充分、透彻,否则,观点本身既站不住脚,也令人难以信服。
    (二)善用和巧用素材
    制作公诉意见书的素材大量存在于案件材料中,关键就看承办人审查案件时细不细致、用不用心、能不能够将它们找出来,并巧妙运用到公诉意见书中。有的承办人在审查案件证据材料时,只围绕证实被告人犯罪事实的证据材料进行审查,对反映全案诉讼过程、案件全貌的一些证据材料,如侦查机关(部门)制作的《破案报告》、犯罪嫌疑人自书的《悔过(认罪)书》、相关单位和组织出具的《情况说明》等等,要么粗枝大叶、囫囵吞枣,要么蜻蜓点水、一带而过,要么根本就不审查。而这些极易被忽视的材料中,往往就有一些内容可以用于公诉意见书中,有的甚至不用加工就能原汁原味地引用,并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公诉意见书的范文写作有什么要求
    (一)进一步熟悉案情,认真核对所有证据材料
    进一步熟悉案情,包括案发的时间、地点、人物、对象、动机、目的、手段、过程、后果等,认真核对定案的所有证据材料,做到案情烂熟于心。笔者在办理宋某某抢劫、故意杀人案(两天之内残杀五人,其中包括一家四口)时,为掌握被告人真正的抢劫、故意杀人动机,反复审阅了被告人的全部供述和辩解、大量的证人证言,并结合被告人选择的作案对象、手段、过程、后果比对分析,最终认定被告人犯罪动机属于报复社会:宋某某第二次服刑回来后,表现出对社会的极大不满和仇视,加之染上赌博的恶习,又屡赌屡输、急于翻本,于是孤注一掷、铤而走险,先抢钱、后杀人,大开杀戒、滥杀无辜。公诉意见书发表后,平息了社会上的各种猜测和议论,给了被害人亲属和社会公众一个明确而满意的交代。法律没有大写的正义和真理,需要法律人自己找寻。
    (二)作必要的补充调查取证,丰富公诉意见书的内容
    制作每一篇公诉意见书前,应注意作必要的补充调查取证,以进一步丰富公诉意见书的内容。因为,公诉意见书不仅是揭露犯罪的檄文,也是法治宣传的解说词和教育群众的演说词。
    (三)学习与案件相关的法律和知识
    根据案件特点,学习有关法律和知识,重点研究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重罪与轻罪、一罪与数罪的区别和有关案例,为在公诉意见书中分析阐明案件性质提供翔实的依据,并为应对被告人及其辩护人的辩驳打下理论基础,改变公诉人除了刑法和刑诉法,知之甚少的情况。笔者在办理晏某(优秀私营企业家)行贿案时,为掌握建筑行业的相关规定,也为了更好地论证本案性质,先后查阅和学习了公司法、建筑法、招标投标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法律法规及大量的部门规章,为在公诉意见书中分析阐明晏某属于个人行贿而不是单位行贿的犯罪性质做好了知识储备。
    (四)多方面了解有关情况
    主要是了解被告人家庭情况及其成长过程、被害人的家庭情况、被告人犯罪后给被害人和被告人的家庭、单位和社会带来的危害和影响。掌握这些情况后,对在公诉意见书揭露被告人犯罪的危害,剖析其走上犯罪道路的原因,阐述案件带给人们的启示或者警示,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怎么写好开头、重视收尾
    (一)写好开头
    在制作公诉意见书的过程中,公诉人都有一个相同的感受,就是开头与结尾部分比较难写。很多公诉意见书的这两个部分或者平铺直叙,或者虎头蛇尾,感觉没有特别的话可说,或者就按照格式要求永远作一成不变的表述。其实,个案与个案案情不同,个案与个案特点各异,每个案件的公诉意见书都可以写出不同的开头与结尾,起到引人入胜、突出亮点的效果,关键是要善于对每个案件进行定位,把握每个案件特有的细节,这样就能对每个案件贴上独一无二的标签,从而打开写作的思路。笔者在制作宋某某抢劫、故意杀人案公诉意见书时,最先捕捉到该案与其他案件不同的标签是:灭门、残暴、血腥、令人发指,定位是某市建国以来死亡人数最多的一起凶杀命案,全国影响较大,并很快联想到15年前也是发生在该县城的一件非常类似的暴力凶杀案。
    (二)重视收尾
    结尾部分的写作也不可忽视。好的结尾可以起到发人深省、引人深思的作用。笔者在制作尹某某受贿案公诉意见书时,针对尹某某是一名副县级领导而在人生和事业黄金时期落马,但其仍有改正的基础和条件的实际情况,作了带有帮教和规劝的结尾:审判长、审判员,在我暂时结束我的公诉发言之前,我们真诚地奉劝和希望被告人尹某某勇于实事求是,直面人生的错误,正视所犯的罪行,珍惜以前的荣誉,重走人生之路。因为,对自己腐败行为的追悔,就是对自己人生的拯救!被告人听后对公诉人及检察机关一再表示感谢。当然,针对被告人认罪态度不好或者拒不认罪、犯罪后潜逃的案件,公诉意见书就应当对症下药,指出问题和症结,警示被告人和其他违法犯罪分子。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 15:46:30